没有区别。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中,不论是一甲(即状元、榜眼、探花)还是二三甲,都是进士,这些进士还不是官,只是具备了加官进爵的资格,所以状元、榜眼、探花、的服装没有区别。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圆坦租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扩展资料:
1、童生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信冲小都称童生。
2、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橘兆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3、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没有区别。
对古代的科举制度不论是一甲(即状元、榜眼、探花)还是二三甲都是进士,没有官位,只是具备了加官进爵的资格,这也正是“进士”一词的由来。
扩展资料
榜眼演变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榜眼”,实际上指出的是全国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所选拔出来的进士第二人。如上所言,埋森悉宋以前“未言一甲二、三名为榜眼、探花”。但是在科举考试中,实际上宋以前的进士第二人等同于以后的榜眼。随着历朝的更迭,不论国祚久远还是短暂,榜眼如同科举制一样不断发生着变化。
且不说春毁萌芽阶段的南北朝,就是隋唐两朝,初创时期的科举制度也并不完善。
既然考试,就会有排序先后,否则,第一又怎么得出来呢?但是,由于在同一榜内,有时少到仅仅数人,也就没必要特别强调第二如何了。唐朝连进士的称谓都有差异,如在参加考试时已经叫进士了,到考取后“雁塔题名”时就称“前进士”。也就是说“前进士”才是后来所说的进士,而“进士”等同于举人。
由此可知,“榜眼”一词远不具备产生的环境。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六年三月,在讲武殿亲试举人,并确定自此以后定为常式。自武则天称帝,天授元年二月亲自策试贡士,开殿试之先河,至此终于将殿试纳入科举制常例之中,成为科举中最高的一级考试。北宋时期,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进士始分三甲。
一开始殿试设三甲取士,一甲三人都可以称为状元。凡眼睛,人们认为必成双成对,于是将黄榜之上,榜首之下的一甲二、三名统称为金榜之眼,不分第二、第三,全称作榜眼。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已经将进士第二人号称为榜眼。到南宋时期,将探花的称谓专属第三名,而榜眼也成为进士第二人的专用名称。
元朝虽然仍分三甲取士,但多数一甲仅取一人。因此,进士第二人就成了二甲第一名,仅得进士出身。但是,还是有个别例外,元顺帝首先提出“鼎甲”,一鼎三足,自然会有榜眼、探花,否则状元单独不可能将“鼎”稳定支撑。
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多次颁诏书,定科举制度。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确定八股制义;洪武四年,初开会试、殿试;洪武十五年,定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后又命厘定新进士受职制等。
从现弯乎存文献看,明朝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已有以榜眼作为著作的题名。只有到了明朝,榜眼、探花才成为朝廷承认的称谓,开始成为官方定制。清朝沿袭明制,直到终止。
“榜眼“作为进士一甲第二人的称谓,从无到有、从俗称到官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讲,不论提到状元还是榜眼,都是数一数二的。众所周知,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可以说第五大发明之科举,影响远至西方各国,国际上通行的前三名、各种评比的冠、亚、季军,真不知是否也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影响。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国外选官制度所借鉴、所采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榜眼
楼主似乎对古代的科举制度了解不侍圆冲够详明,因为不论是一甲(即状元、榜眼、探花)还是二三甲都是进士,说白了就是高分考生,但他们还不是官,只是具老歼备了加官进爵的资格,这也正是“进士”一词的由来。
既然不是官,那怎么会有官服上的讲究呢?而且中了进士也仍要求人才能做官。在唐朝,考中进士之后,等待被举荐并任用的过程叫释褐。所以,每个考中进士的人并不是象戏曲里表现的那样,马上高高兴兴的回家向乡亲们夸耀去了,而是要赶紧在京城进行大量的社交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将自己的见识与才干展示给有资格举荐的大官们。这个过程在唐朝的制度下至关重要,考中进士却做不上官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著名的诗人杜甫、李商隐,就都考中进士了,但腔猛是因为囊中羞涩,没有足够的钱来在长安交际,所以一直仕途不顺。
希望我的回答能消除一些楼主对我国古代的科举制的误解,如果有问题,可以在追问中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