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民间习俗
这是我复制的啊..我是莆田人.但是习俗太多我也说不清.就直接复制了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莆田是由闽族? 闽越族? 汉族这一历史进程走过来的,这就决定了她的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不仅继承发扬了远古的闽族、闽越族的遗风遗俗,还接纳融汇了大量的外来民情习惯,特别是纳入汉民族这一大家庭后,便使其步入文献名邦、礼仪之邦之林成为可能。故而,从兴化民俗整体看,既有同汉族相一致的民俗,又有特有的习惯礼仪,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节令习俗
春节 春节是兴化民间最大的节日,远在异乡的亲人大都回乡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春节活动为时五天,俗称“五日岁”。其习俗是:
除夕,午夜过后, 家家燃放鞭炮,叫“开正”。初一早,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煮线面,每人一碗,寓意“福寿绵长”。吃线面时第一口不喝面汤,俗语有“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吃面后,亲邻戚友间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籽、糖果、“寿面”饷客。是日,人们纷纷到城镇,或到山村游览名胜,叫做游春。
初二日,是禁忌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十一月廿九日,倭寇陷城,莆人被杀者众多,至正月初一贼始退,逃难的人们返家收殓遭难亲友,串门的都是吊丧之人,因此,此日就成为不吉利之日,忌往来。不过凡初一到过的,不犯此忌。
初三日,因初一、初二两天闭井门不取水,初三早才祭神开井门汲水。开店铺的生意人于此日早也鸣炮开门营业。新嫁女在这天由新郎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在仙游,这天还是“做十”日,祝寿亲友络绎不绝。祝寿的礼品一般有线面、鸡蛋、炮烛(女的“做十”要加花粉)、布料、鞋帽、中堂等,数量多少有一定的讲究。
初四日晚上做“大岁”。此俗同源于倭寇窜犯兴化,百姓逃难,没有在家过“岁”,翌年初一回到家里,收葬遇害亲友后,于初四补过“除夕”,俗称做“大岁”。在仙游则是初五做“大岁”。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一碗面,然后去游春或探访亲友。
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俗称元宵节,也是古时民间社鼓的结束日(社鼓自十二月十六日起)。元宵节是莆田民间一个重大节日,盛况超过春节,且延续的时间相当长(原因是各村的时间不同,最早的初八,最迟的正月廿九日)。解放前,元宵之夜,所在村的宫社张灯结彩,摆“宴桌”、叠糕果,乡民们抬菩萨偶像行傩。行傩队伍绕境一周, 家家在厅堂摆设香案,当队伍经过时,燃烛焚香、放鞭炮、烧柴草、化“贡银”,祈求全年平安如意,俗称“接行傩”。接完行傩,主妇们把余烬拿回家倒入灶膛,表示来年更红火。是夜,游灯、“摆棕轿”(跳傩火)、舞龙舞狮,直闹到天亮。有的村还“做大棚”(几班戏子合演大型连台历史剧)。有个别村过元宵节的方式极特殊,如城厢区城郊乡广甫 仔村的过节方式是在正月十三日清晨五至六时,家家把煮饭的锅,取出倒扣院子里“耙”几下,即算过节。
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二月二”,也称“头牙”。因每月的初二、十六两日,各行业主于晚上以祭神福余,请伙友们聚餐,叫做牙祭,此例从二月初二开始,十二月十六结束,故名。是晚,各行业业主特为“首福” 邀请店员、伙友聚餐,未得邀请者,就意味着被“解雇”。在仙游这一天为蒙馆(私塾)开学日。这天家长们把孩子梳洗干净,挎上一篮炒米花(俗称“冰模”),炒糖豆。篮上放七根青葱,八个布钮扣,象征孩子“七聪八窍”、“聪明花开了”。学生到蒙馆拜先生、孔子,正式入学了。
清明节 节前,人家用面粉蒸“清明龟”。节日当天,人们备酒馔、果品、“清明龟”等祭品上山扫墓,表示对已故亲人的悼念。
端午节 此是兴化八大传统节日之一,很隆重,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多。通常是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初三吃螺,初四吃桃,还有插艾,初五划龙舟,故有谚语“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初五这天,家家采几种芳香性青草,汲午时水,煎午时草汤,人人沐浴更衣,换冬装为夏令衣裳。小孩浴后佩挂香囊和布扎的小虎,在肚脐等处涂抹雄黄,吃“午时草”煮的蛋,谓之可壮身祛病。所谓午时草是初五午时正所采的草,实际上多在午时前采摘的 ,它们有铁芒箕、石榴叶、豆叶、兰草等七八种植物,煮出来的蛋呈清黄色。清扫堂室喷洒雄黄水,以炭火加苍术、桔皮闷烟,驱除蚊虫,也是端午节的一大内容。端午节最热闹最有趣的是赛龙舟。
七月初七炒糖豆、爆米花,其意是“吃炒豆、活老老”。当天晚上,人们都涌上埕头,观看天上牛郎织女相会。这天人们很少见到喜鹊,说是上天搭鹊桥去了。有时夜里还会落几点雨,人们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时落下的泪水。
中元节 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也叫中元节,是旧时民间祭祀祖先的节日。民间炊“薄荷糕”、“金米果 ”、烧银冥纸衣,祭祀祖宗。出嫁女子,倘遇父母新亡,则于十三日备办祭品、银纸,回娘家祭祀,俗称送“头年纸”,其后每年是于十四日“送纸”。建国后,此俗渐废。
八月十五中秋节 亲朋间互赠月饼、板栗、白果等礼物,名为“送秋”。是晚,一家人团聚,吃炒米粉、芋头、板栗、月饼等,一直沿袭至今。
九月初九重阳节 俗称“九重阳”。民间人们蒸九层米果 。
冬至节 冬至节俗称冬节。节前一日晚上,家家户户“搓圆子”,插合春,捏称砣银锭等;祝愿全家团圆,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冬节早,全家吃“红糖丸子” ,又把“丸子”糊贴在门框上,预祝来年粮食有余。在平原一带,如果家有新丧,就不舂糯米粉了,表示居丧无心过节,其亲戚应在节前送糯米粉给他,主人回赠生姜、白米曲、麦芽饼、筷子、红糖及五谷种等,表示对馈送者见白不忌,祝他添丁发财。冬至节还有扫墓习俗。
除夕 农历除夕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凡有外出者都要返回家中团聚。莆田人称除夕是“做岁”,顾名思义就是在此岁与岁的交接间,庆贺过去的一年里的年丰人寿,预祝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所以春节一般是从“尾牙”即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开始的。“尾牙”这天旧时业主宴请雇员,付清工资,结束这一年的雇约。百姓家则忙着置办年货新衣。之后选一天晴日大扫除,俗称“扫尘”。到了廿三这日,各家备办祭礼“送神”,用面粉等制作“送神糕”、煎“油煎米果 ”送灶公“上天”“述职”(到正月初四这日又将他们“迎回人间”叫“接神”)。送灶后,人们便择双日挂年画、做红米团 、贴春联等。莆田的春联有个很独特的地方,那就是上端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此为全国仅有。相传清兵入关后,施行高压政策,民众奋起反抗,形成了以莆田南少林寺为大本营的全国抗清局面,清廷迁怒于百姓,滥杀无辜,许多人家因办丧事贴白联。时值春节,清廷又强令百姓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 ,有人在被迫贴红联时,故意留一截白联,以示心有余哀。随后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习俗,直至今日。
除夕夜,家家备办红米团 、红柑等祭神“辞年”。晚上,厅堂红烛高烧,全家同吃年夜饭,俗称“围炉”。如果有在外没回家的,饭桌上要留个空位子。之后,灶上要留“隔年饭”,灶膛里用块大木柴烧个彻夜不熄的“火宝”,象征年年有余岁岁兴旺。接着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小孩燃炮仗、合家欢笑、聊天娱乐,俗称“ 守岁”。
做岁中,莆田还有几个特殊习俗,即年夜饭里不能有鱼(现在已不忌讳),年画中不能出现荷花,初一、初二两日不使用水井,用水要事先贮备,不倒垃圾等。
解放前,除夕是穷人还债的最后时限,负债的人不敢在家过年。城隍庙里这天日夜演戏,负债的人就去看戏避债,债主就不敢在城隍爷面前讨债
在莆田除了除夕家家团圆过年之外,还会再过一次年,当地人称之为“做大岁”。莆田的这个特殊的过年风俗是有历史来源的。莆田市直辖莆田和仙游两县,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都同属于兴化这一军、路、府,因此习惯上称为兴化。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抗倭英雄戚继光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掠抢。兴化府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长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兴化城的陷落惊动朝廷,这是自有倭患以来被攻陷的第一个府城。嘉靖皇帝罢免了福建总兵游震得,从浙东调回戚继光为福建副总兵官,配合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广东总兵刘显会同剿倭。
1~d6`3dL1O0 戚继光多次来莆田抗倭,拯救百姓于水火。期间的莆田黄石林墩大捷,连克倭营六十多座,歼敌四千多,铲除倭寇大本营,从此倭患基本平定。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过年团圆。平倭之后,邑贤林龙江捐田三十亩,在林墩首倡建生祠奉祀戚继光,1998年,戚继光纪念馆编入《福建年鉴》。光饼的传说也就是民间对戚继光的纪念。莆田人民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缅怀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英勇事迹,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补过一次年。根据史料,当时遭到倭寇侵害的还有江苏兴化,据说当时倭寇接到上头命令进犯兴化,但没搞清楚是哪个兴化,就同时进行侵犯。江苏兴化却没有“做大岁”的习俗。所以莆田的“做大岁”这个风俗可以说是全国独有。
探亡日
新年正月初一吃完饭后亲友登门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说些吉利话儿,这种习俗和全中国都一样。但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表示对倭寇侵害中死难亲人的哀悼。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相串门拜年,或者走亲访友,害怕把霉头带给别人。(不过我们年轻人偏偏挑这一天进行聚会之类的活动,就因为街上人少,正合适。)
白额春联
贴春联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春节风俗,它是把各种吉祥的祝福语写在大红纸上贴在门的两边。红色在中国是喜庆的颜色,用红纸来写春联是一般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是家家必须要遵守的,否则会有不吉利的嫌疑。但在莆田正因为有这段倭寇侵害的历史的缘故,莆田境内却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
在莆田除了除夕家家团圆过年之外,还会再过一次年,当地人称之为“做大岁”。莆田的这个特殊的过年风俗是有历史来源的。莆田市直辖莆田和仙游两县,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都同属于兴化这一军、路、府,因此习惯上称为兴化。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抗倭英雄戚继光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掠抢。兴化府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长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兴化城的陷落惊动朝廷,这是自有倭患以来被攻陷的第一个府城。嘉靖皇帝罢免了福建总兵游震得,从浙东调回戚继光为福建副总兵官,配合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广东总兵刘显会同剿倭。
戚继光多次来莆田抗倭,拯救百姓于水火。期间的莆田黄石林墩大捷,连克倭营六十多座,歼敌四千多,铲除倭寇大本营,从此倭患基本平定。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过年团圆。平倭之后,邑贤林龙江捐田三十亩,在林墩首倡建生祠奉祀戚继光,1998年,戚继光纪念馆编入《福建年鉴》。光饼的传说也就是民间对戚继光的纪念。莆田人民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缅怀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英勇事迹,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补过一次年。根据史料,当时遭到倭寇侵害的还有江苏兴化,据说当时倭寇接到上头命令进犯兴化,但没搞清楚是哪个兴化,就同时进行侵犯。江苏兴化却没有“做大岁”的习俗。所以莆田的“做大岁”这个风俗可以说是全国独有。
探亡日
新年正月初一吃完饭后亲友登门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说些吉利话儿,这种习俗和全中国都一样。但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表示对倭寇侵害中死难亲人的哀悼。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相串门拜年,或者走亲访友,害怕把霉头带给别人。(不过我们年轻人偏偏挑这一天进行聚会之类的活动,就因为街上人少,正合适。)
白额春联
贴春联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春节风俗,它是把各种吉祥的祝福语写在大红纸上贴在门的两边。红色在中国是喜庆的颜色,用红纸来写春联是一般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是家家必须要遵守的,否则会有不吉利的嫌疑。但在莆田正因为有这段倭寇侵害的历史的缘故,莆田境内却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约10厘米),用来表示心有余哀。从此以后,莆田地区在春节时,便流行贴白额春联的风俗。
除夕夜不关灯
这个习惯和一个民间传说有关。当地有一个老妇人,平时行善积德,为人真诚,深得大家的赞扬。就在倭寇大肆屠杀的那天晚上,老妇人一家还在睡梦里。这时候,老妇人在梦里梦见菩萨要她起来点灯。信佛的老妇人梦醒之后,就按照菩萨的指点点了灯。直到天亮才知道倭寇屠杀了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屠杀完之后用点灯来做记号,表示屠杀过该户人家。老妇人一家就这样逃避了这场灾难。此后,除夕夜吃完饭,无论什么时候就寝,灯总是要一直开到天亮,以用来表示开灯可以避免灾祸,保一家平安。
禁忌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早,每家吃的几乎也是同样的饭菜,都是捞线面浇鸡汤或鸭汤,而且吃的第一口必须是线面,据说这样就不会淋到新年里的第一场雨;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忌用扫帚扫地,意味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还有一些禁忌如初二不能挑水,初三才能放鞭炮开井
春节 春节是兴化民间最大的节日,远在异乡的亲人大都回乡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春节活动为时五天,俗称“五日岁”。其习俗是:
除夕,午夜过后, 家家燃放鞭炮,叫“开正”。初一早,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煮线面,每人一碗,寓意“福寿绵长”。吃线面时第一口不喝面汤,俗语有“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吃面后,亲邻戚友间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籽、糖果、“寿面”饷客。是日,人们纷纷到城镇,或到山村游览名胜,叫做游春。
初二日,是禁忌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十一月廿九日,倭寇陷城,莆人被杀者众多,至正月初一贼始退,逃难的人们返家收殓遭难亲友,串门的都是吊丧之人,因此,此日就成为不吉利之日,忌往来。不过凡初一到过的,不犯此忌。
初三日,因初一、初二两天闭井门不取水,初三早才祭神开井门汲水。开店铺的生意人于此日早也鸣炮开门营业。新嫁女在这天由新郎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在仙游,这天还是“做十”日,祝寿亲友络绎不绝。祝寿的礼品一般有线面、鸡蛋、炮烛(女的“做十”要加花粉)、布料、鞋帽、中堂等,数量多少有一定的讲究。
初四日晚上做“大岁”。此俗同源于倭寇窜犯兴化,百姓逃难,没有在家过“岁”,翌年初一回到家里,收葬遇害亲友后,于初四补过“除夕”,俗称做“大岁”。在仙游则是初五做“大岁”。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一碗面,然后去游春或探访亲友。
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俗称元宵节,也是古时民间社鼓的结束日(社鼓自十二月十六日起)。元宵节是莆田民间一个重大节日,盛况超过春节,且延续的时间相当长(原因是各村的时间不同,最早的初八,最迟的正月廿九日)。解放前,元宵之夜,所在村的宫社张灯结彩,摆“宴桌”、叠糕果,乡民们抬菩萨偶像行傩。行傩队伍绕境一周, 家家在厅堂摆设香案,当队伍经过时,燃烛焚香、放鞭炮、烧柴草、化“贡银”,祈求全年平安如意,俗称“接行傩”。接完行傩,主妇们把余烬拿回家倒入灶膛,表示来年更红火。是夜,游灯、“摆棕轿”(跳傩火)、舞龙舞狮,直闹到天亮。有的村还“做大棚”(几班戏子合演大型连台历史剧)。有个别村过元宵节的方式极特殊,如城厢区城郊乡广甫 仔村的过节方式是在正月十三日清晨五至六时,家家把煮饭的锅,取出倒扣院子里“耙”几下,即算过节。
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二月二”,也称“头牙”。因每月的初二、十六两日,各行业主于晚上以祭神福余,请伙友们聚餐,叫做牙祭,此例从二月初二开始,十二月十六结束,故名。是晚,各行业业主特为“首福” 邀请店员、伙友聚餐,未得邀请者,就意味着被“解雇”。在仙游这一天为蒙馆(私塾)开学日。这天家长们把孩子梳洗干净,挎上一篮炒米花(俗称“冰模”),炒糖豆。篮上放七根青葱,八个布钮扣,象征孩子“七聪八窍”、“聪明花开了”。学生到蒙馆拜先生、孔子,正式入学了。
清明节 节前,人家用面粉蒸“清明龟”。节日当天,人们备酒馔、果品、“清明龟”等祭品上山扫墓,表示对已故亲人的悼念。
端午节 此是兴化八大传统节日之一,很隆重,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多。通常是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初三吃螺,初四吃桃,还有插艾,初五划龙舟,故有谚语“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初五这天,家家采几种芳香性青草,汲午时水,煎午时草汤,人人沐浴更衣,换冬装为夏令衣裳。小孩浴后佩挂香囊和布扎的小虎,在肚脐等处涂抹雄黄,吃“午时草”煮的蛋,谓之可壮身祛病。所谓午时草是初五午时正所采的草,实际上多在午时前采摘的 ,它们有铁芒箕、石榴叶、豆叶、兰草等七八种植物,煮出来的蛋呈清黄色。清扫堂室喷洒雄黄水,以炭火加苍术、桔皮闷烟,驱除蚊虫,也是端午节的一大内容。端午节最热闹最有趣的是赛龙舟。
七月初七炒糖豆、爆米花,其意是“吃炒豆、活老老”。当天晚上,人们都涌上埕头,观看天上牛郎织女相会。这天人们很少见到喜鹊,说是上天搭鹊桥去了。有时夜里还会落几点雨,人们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时落下的泪水。
中元节 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也叫中元节,是旧时民间祭祀祖先的节日。民间炊“薄荷糕”、“金米果 ”、烧银冥纸衣,祭祀祖宗。出嫁女子,倘遇父母新亡,则于十三日备办祭品、银纸,回娘家祭祀,俗称送“头年纸”,其后每年是于十四日“送纸”。建国后,此俗渐废。
八月十五中秋节 亲朋间互赠月饼、板栗、白果等礼物,名为“送秋”。是晚,一家人团聚,吃炒米粉、芋头、板栗、月饼等,一直沿袭至今。
九月初九重阳节 俗称“九重阳”。民间人们蒸九层米果 。
冬至节 冬至节俗称冬节。节前一日晚上,家家户户“搓圆子”,插合春,捏称砣银锭等;祝愿全家团圆,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冬节早,全家吃“红糖丸子” ,又把“丸子”糊贴在门框上,预祝来年粮食有余。在平原一带,如果家有新丧,就不舂糯米粉了,表示居丧无心过节,其亲戚应在节前送糯米粉给他,主人回赠生姜、白米曲、麦芽饼、筷子、红糖及五谷种等,表示对馈送者见白不忌,祝他添丁发财。冬至节还有扫墓习俗。
除夕 农历除夕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凡有外出者都要返回家中团聚。莆田人称除夕是“做岁”,顾名思义就是在此岁与岁的交接间,庆贺过去的一年里的年丰人寿,预祝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所以春节一般是从“尾牙”即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开始的。“尾牙”这天旧时业主宴请雇员,付清工资,结束这一年的雇约。百姓家则忙着置办年货新衣。之后选一天晴日大扫除,俗称“扫尘”。到了廿三这日,各家备办祭礼“送神”,用面粉等制作“送神糕”、煎“油煎米果 ”送灶公“上天”“述职”(到正月初四这日又将他们“迎回人间”叫“接神”)。送灶后,人们便择双日挂年画、做红米团 、贴春联等。莆田的春联有个很独特的地方,那就是上端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此为全国仅有。相传清兵入关后,施行高压政策,民众奋起反抗,形成了以莆田南少林寺为大本营的全国抗清局面,清廷迁怒于百姓,滥杀无辜,许多人家因办丧事贴白联。时值春节,清廷又强令百姓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 ,有人在被迫贴红联时,故意留一截白联,以示心有余哀。随后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习俗,直至今日。
除夕夜,家家备办红米团 、红柑等祭神“辞年”。晚上,厅堂红烛高烧,全家同吃年夜饭,俗称“围炉”。如果有在外没回家的,饭桌上要留个空位子。之后,灶上要留“隔年饭”,灶膛里用块大木柴烧个彻夜不熄的“火宝”,象征年年有余岁岁兴旺。接着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小孩燃炮仗、合家欢笑、聊天娱乐,俗称“ 守岁”。
做岁中,莆田还有几个特殊习俗,即年夜饭里不能有鱼(现在已不忌讳),年画中不能出现荷花,初一、初二两日不使用水井,用水要事先贮备,不倒垃圾等。
解放前,除夕是穷人还债的最后时限,负债的人不敢在家过年。城隍庙里这天日夜演戏,负债的人就去看戏避债,债主就不敢在城隍爷面前讨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