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
乒乓球专项考试办法与评分标准
一、 测验指标
类别 基本技术
指标 1.击上旋球2.击下旋球3.发 球
二、测验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击上旋球(40分)
1.测试内容:由受测者按个人打法类型的不同,在下列结合技术中任选一项进行测验。
①左推右攻
②左推右拉
③正、反手二面拉(攻)
④正、反手二面削球结合
左推是指反手推挡、反手快拨、直拍横打;拉是指拉弧圈球。
2.发球机刻度设定
将发球机背于球台中线端部固定。
● 机头:旋转置于“上旋球”位置。
● 仰角:左推右攻、左推右拉、正、反手二面攻时,将机头仰角调
“F”位置;正、反手二面削球时,机头仰角调至“E”位置。
● 摇杆(区域):将机头后面的摇杆置于○3④位置,使球发射至区域刻度3-4之左、右最边缘处。
● 控制盒:
内容 刻度调节钮 左推右攻 左推右拉 二面拉(攻) 二面削球
球 速 5 5 5 4
频 率 6 4 6 4
摆 动 10 5 10 4
3.测试方法与要求
发球机将球有规律地一边一个先反手位后正手位发射至设定区域“3—4”之左、右最边缘处,连续发射一左一右两个球为一组。受测者按本人选择的一项内容进行测验,正手与反手击球均命中为一组,累计命中组数。每人测验1次。
若发球机故障,如供球暂时中断、球撞球、二球同射等,造成延误,妨碍击球时,原命中组数有效,应在排除故障后,继续测验。
4.成绩评定
男子满分为20组,每一组得2分;女子满分为16组,每一组得2.5分。
5.考务要求
项目主考掌握考试进度,进行考试任务、人员分工和调整,并负责动作及命中次数是否有效。考务人员A)负责发球机调试及供球;B)负责累计组数;C)负责成绩登录和报号。
全体考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考试标准。
(二)击下旋球(30分)
1.测试内容:受测者在回击定点下旋球时,用正手突击;或用正手拉弧圈球;或用正手突击与拉弧圈球交替运用。
2.发球机刻度设定
l 机头:机头旋转置于“下旋球”位置。
l 仰角:机头仰角调至“E”位置。
l 摇杆(区域):调至“2、4”区,右边缘处。
l 控制盒:球速:置于“3”。
频率:置于“4”。
摆动:置于“0”。
3.方法与要求
发球机将球有规律地发射到设定区域“2—4”之右方最边缘处,受测者可用正手突击、正手拉弧圈球或二者交替击球;累计命中次数。每人测试1次。
若发球机故障,如供球暂时中断、球撞球、二球同射等,造成延误,妨碍击球时,原命中组数有效,应在排除故障后,继续测验。
4.成绩评定
男子满分为15次,每一次得2分;女子满分为12次,每一次得2.5分。
5. 考务要求
与“击上旋球”相同。
(三)发球
1.测试内容:按合法发球规则采用“反手发球” 将球发至指定区域内。
2.发球区域的划定
(1)离球网40cm处划一条与球网平行线,形成一个近网区。
(2)离端线30cm处划一条与端线平行线,与中线构成两个底线区。
1.方法与要求
受测试者规定向1个进网区和2个底线区连续各发5个球,共15次发球;累计有效发球入区次数。每位受测试者仅测试一次,其发球位置、发球种类、发球旋转性质不限。
1.成绩评定
按有效入区次数累计计分。上述3个规定区域满分值均为10分。受测者每次合法发球发入规定区域内或该区域边线上得2分;不合法发球及发球未进相应区域内不予记分,累计有效发球入区的次数计算得分数。
2.考务要求
项目主考掌握考试进度,进行考试任务、人员分工和调整,并负责控制发球合法性的判定尺度。考务人员A)负责观察发球动作的合法性;B)负责判断、累计、宣报有效入区次数;C)负责成绩登录和报号。
全体考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考试标准。
三、测验的安全措施(略)
四、测验场地与设备
(一) 标准乒乓球台
(二) 乒乓球发射机:NEWGY 乐吉高手(ROBO-PONG2000型)
(三) 发球用球:白色或橙色40mm乒乓球
(四) 量网尺
(五) 其它测试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