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刷《琅琊榜》,每次看对里面的人物都有新的认识。琅琊榜里的很多人物耐琢磨,看起来不起眼,稍一琢磨下就觉得戏里还有戏。纪王便是其中之一。一开始对纪王的印象,多半都憨憨、傻傻的,还有点可爱。在《琅琊榜》里总是被梅长苏利用,成为乖乖听话、达到目的的一个棋子。
主演不说,想说下纪王,绝对的大智若愚,而又难得糊涂。看破而不说破。看似纵情声色,其实内心很明白。两次感慨让人印象深刻。原来这天下是他的啊。谁与谁又不是骨肉呢。亲情珍贵,不是权利所能比拟的!一个在多疑的皇兄面前活的通透的人。喜欢这个人。
纪王明明是对皇位最有威胁的人之一,却能让梁帝对自己这么信任,这绝对是个本事。那么,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纪王,他是怎样一个人呢?
首先,他看起来憨憨傻傻,喜好音律歌舞,不怎么理会朝政,算不得一个贤王。但这不正是皇帝需要的王吗?如果他每天兢兢业业参与朝政,才是真的傻。本来已经是皇家血统了,再努力也不可能升到哪里去——再往前一步就是皇帝了,越是深入朝政,越让皇帝起疑心。索性,还不如不理朝政,做些跟权力不沾边的事情,显示出自己的无能,让皇帝放心。
大隐隐于市,在《琅琊榜》中应该就是纪王爷了。见惯了为皇权生死相杀,能在多疑的哥哥梁帝手下存活下来,这位纪王爷自有他的生存之道。
每日里喝的醉醺醺,沉迷于风花雪月,痴醉于歌舞管弦,表面看来他是位毫无心机毫无斗志的庸碌王爷。可是,他救了庭生。在祁王萧景禹全家被杀的腥风血雨中,敢冒着被连坐的危险救下庭生的人,怎么会是个平庸的人呢?
誉王曾说:“纪王叔虽然不理朝事,只爱风花雪月,偎红倚翠,但他的性情却极是耿直,不好对付。”
此处关键词“不理朝政”、“风花雪月”、“耿直”,也恰恰解释了他最受梁帝偏爱的原因。
他流连风花雪月,喜爱与人研究音律,不理朝政、不涉党争,对梁帝而言,不过是一个不务正业、生性洒脱、永远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小兄弟。
他为人耿直、性情随意,遇事不隐瞒,而且只陈述事实,不发表观点,因此,又颇得梁帝信任。也只有在他面前,生性多疑的梁帝会放下警惕,唠唠家常,享受手足关爱之情。
初看《琅琊榜》,误以为纪王只是呆萌可爱、耿直善良,每次都误打误撞成为梅长苏的棋子,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惊喜地发现,在他呆萌可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睿智通透的心。
卫峥一事,他拒绝了豫津陪他一起向梁帝陈情,理由是,梁帝本就生性多疑,不必节外生枝,把言家牵扯进来。
其实,他早就看透了朝堂诡谲的风云变幻。
当年的朝堂血雨飘摇,人人自危,稍有不慎就被牵连,他却凭着一颗本心艰难地为祁王留下血脉,而不被人发现,其中的勇气和智慧怎能不叫人叹服?
睿智如他,与其说是梅长苏夺嫡翻案路上的一颗棋子,倒不如说他为了心中那一点清明,大智若愚,甘愿当这一颗棋子。
他曾对梁帝说:别说是靖王,任何一个皇子,如果说说他对东宫之位没有想法,那肯定是假的。
梁帝反问:你不也是皇子吗?
他一怔:我……哈哈,他们是皇子,我是皇弟,弟弟,不一样的,啊哈哈……
他离开殿堂,心下感叹道:原来,这天下,最终是他的。
也许,纪王也曾是个心怀经纬的疏阔男儿,正是看清了这朝堂的诡谲,才决心寄情红尘,当一个游手好闲、不理朝政的皇家子弟。
这个在风云中偶尔跳入视线的胖老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书写大义。
给田文新一案做证人,他会一点没有怀疑吗?和豫津听宫羽的新曲就碰到了救卫铮,他又一次当了证人,他不会觉得被利用吗?怎么那么多的巧合呢?卫铮一案去作证时,豫津也要去,他却没让,怕卫铮搅到那风险莫测的朝局里,而宁愿自己负险。我认为他应该是知道的,也心甘情愿被利用,为的是心中那份正义和善良。
在皇帝哥哥面前唯唯诺诺,只知道吃。皇帝让坐下才敢坐,一句话也不敢有悖于皇帝。那句“臣是皇弟,是弟弟”诚惶诚恐,愚懦到皇帝不忍去苛责,皇帝还能去防范他吗?
当梅长苏感谢纪王爷救了庭生时,他的一句话:本来都是一家人,谁跟谁不是骨肉呢?展现了纪王爷的睿智和果敢,或许,他已猜到了梅长苏就是林殊,他也是林殊的舅舅啊。
众人皆醒我独醉。可醉着的却比醒着的更清醒。他,就是纪王爷。
再者,他又不是完全不理朝政的人,对于事关梁帝的事情他还是用心的。就说他进宫向梁帝陈述夏冬押解卫峥一事,这背后的局他未必看得明白,但他知道这种有内情的事情要向皇帝坦白,对“主子最大的忠就是不欺瞒”。纪王选择做一个简单的人,让皇帝知道他对于皇帝忠心。
纪王爷当初因年少无实力争斗,反而保住了自己,远离斗争、吟诗作赋,一生平安,成为了最文艺、最有情调的王爷。
为人心地善良,虽然不理朝事,只爱风花雪月,偎红倚翠。性情却极是耿直,知进退,懂自保。
纪王是一个审时度势,大智若愚的人。皇上寿宴,莅阳出面状告谢玉罪状。纪王一定清楚这一切当是完全准备,他也说众卿所请,甚和情理。
皇帝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他,因为皇帝以为,纪王会是他的支持者。聪明的纪王,怎么会呢!
再说说纪王的情商。
当夏江陷害靖王劫走卫峥时,纪王出来作证。皇上说,得亏是纪王看见了,不然景琰就受大委屈了。
纪王深知景琰在皇帝心中的分量,纪王说:“皇兄英明,怎么会让景琰受委屈呢!”
这话一出,即便皇上心里怀疑景琰,或者还有别的想法,皇上都会对景琰公平处理了。
再说一场戏,当皇上问纪王,觉得景琰有没有夺嫡的心思。纪王说:“要说哪个皇子对皇位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皇上说:“你也是皇子。”
纪王说:“他们是皇子,我是皇弟,弟弟!不一样的,不一样的。”
皇上会心地笑了,纪王傻乎乎的样子吃着糕点。
纪王总是可以傻乎乎地说一些话,却能清楚的得到该有的结果。真正的大智若愚便是纪王!
这就是纪王,在《琅琊榜》里隐藏的高情商、高智商的高手!有情有义,但不爱权利!宁愿装傻充愣,为了顾虑亲情!
纪王扮演者宁文彤,把纪王这个角色饰演得非常到位。潇洒倜傥,风流却智慧的他,心地善良,把一个不愿党争还能好好生活的王爷的生活表现淋漓尽致!
他是一个附庸风雅的人。
浮生恍然忽若梦,琴酒相伴转眼仙。杨柳心的舞、妙音仿的曲、红袖招的解语花,纪王
品酒赏乐、风花雪月,与风流倜傥的言豫津是忘年之交的朋友。
正因他喜好音律,才能在妓馆杀人案中,力证何文新杀人经过,为扳倒誉王打开了豁口。
皇权面前,纪王守拙藏愚;亲情面前,纪王公私分明;大是大非面前,纪王果断勇敢。这样一个人注定将会是笑到最后的一位。
我对梅长苏这个人物有了全新的了解,一开始我认为他是一个具有远见的谋士,最后我发现他的感情生活十分坎坷。
我对里面的人物确实有了新的认识,因为让我看到了他们更深的一面。
确实是有新的认识,感觉里面的人都有我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对于梅长苏的认识是随着时间不断改变的,刚开始觉得梅长苏可能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后来再看就觉得梅长苏其实也是一个孩子,挺渴望温暖,渴望家庭的,但是为了复仇,不得已去做一些阴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