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原因基本有这两点。
一、比较是相对的,在比较的时候应该有个标准。你说的吸电子效应会分散正电荷是对的,这自然使体系趋于稳定(照比如果不分散的话),但是这个诱导效应相对较弱的,而且sp2杂化的部分因为被拉电子效应影响,键距变大,从而变得更不稳定。在化合物都有这个规律,两个电负性大的基团集中就不稳定,如偕二醇,重叠双键等,他们争夺负电荷,无法消除不稳定因素。就像男性需要找个女性,女性需要找个男性,这样才稳定,两个男的在一起可能可以,但是……sp杂化的碳电负性大于sp2杂化的碳,sp杂化的碳更不易容纳正电荷,这是主要的。
二、从共轭上来说,sp杂化的碳的空轨道与π键垂直,不能形成共轭,正电荷不能分散。
相比之下,烷基正离子的正电荷不仅碳的电负性小,而且可以形成σ-p超共轭,使正电荷分散,能量降低。
还有,从生成热可以量化地看出碳正离子的稳定性。CH3CH2+ 941kJ/mol;CH2=CH+ 1192kJ/mol;苯正离子 1242kJ/mol
烷基供电子能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