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美籍德人): 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教是一切科学的源动力。 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 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之上,这种宗教意识的来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经历时得到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 人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也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的一部分。他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视为独立于整体之外——这是一种意识的错觉。这错觉是种监狱,把我们监禁在个人欲望和少数最亲近的人身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拓展慈悲心,拥抱所有的生灵和整体自然的美,以挣脱这座监狱。 马克思: 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 恩格斯: 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辨证思想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威勒博士: 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 印度总统尼赫鲁 佛比起所有的学说和教条显得更加伟大,千百年来,他的启示一直震撼着人类。 牛顿 人死之后,决非悉归消灭,人死之后,有神识存在。爱迪生 我相信生命有如物质是不能毁灭的,世界上一直有定量的生命存在,而这个量是永远不变的。著名物理学家黄念祖 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科学。法国天文学家卡旺 灵魂是从肉体内独立出来的,它拥有科学无法测知的机能,这种机能就象重力一样,虽然知道重力是地球和物体间的引力所致,但无法以肉眼看到。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艾克里爵士 人体内有一个“非物质”的“识我”,那就是在胚胎期进入人体大脑,施予推动控制大脑,使其细胞工作,在肉体大脑死后仍然存在,并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 罗伯特·奥本海默(J�Robert�Oppenheimer,1904——1967),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如果问电子的位置是否不变?我们肯定会说:“不”;如果问电子的位置是否随时间而改变?我们肯定会说:“不”;如果问电子是否运动?我们肯定会说:“不”;当有人询问佛陀有关人死后的灵魂问题时,佛也同样,给以否定的回答。但这些不是十七、十八世纪传统科学所通晓的回答方式。拉达克里希南博士(S�Radhakrishnan,1888——1975),印度政治家,哲学家。 每当我们阅读佛经的时候,我们就会被佛陀的明智而合理的思想所打动,他把伦理道德(戒)置于首位——正见或合理的见解。他尽力为人们刷净了所有那些妨得扰乱他们视野和命运的陈词滥调。
佛教就是无神论。所谓官方的无神论没有救世主倒有人民的大救星。不靠神仙皇帝倒有红太阳这样的主义还是不要信的好。
看看西藏生死书,世界各处收集的濒临死亡的案例次次都和生死书说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