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月球上 B.海水中 C.钢管中 D.大气中
2.如图1所示,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A.木材、金属 B.石墨、金属
C.木材、橡皮 D.石墨、橡皮
3.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A.冬季的黄河冰封了B.夏季水稻田干旱得开裂了
C.小草上凝结了露水
D.打到云层的干冰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4.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5.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书等物体,这是因为
A.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 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
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 D.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6.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紫外线属于可见光 B.紫外线不具有光能
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 D.医院常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色光三原色”与“颜料三原色”的三原色是相同的三种颜色
B.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时被空气中水滴反射而产生的
C.太阳光中只含有三种颜色的色光
D.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潜望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9.医生在诊病时使用的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0.当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向右移动笔时,你看到镜中的像感觉他正在
A.用左手写字,笔往左移动 B.用右手写字,笔往右移动
C.用左手写字,笔往右移动 D.用右手写字,笔往左移动
11.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12.如图3所示,只要使灯泡L2发光,必须闭合的开关是
A.S2 B.S2、S3 C.S1、S3 D.S1、S2、S3
13.如图4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 图3
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 ”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图4
14.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5所示。对这个现象的解释,你认为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
C.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是平行光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图5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6中的
图6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6.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接收处减弱噪声。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______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7.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7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乙、丙分别是测冰和水时的温度计示数,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____℃。
18.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
19.某手电筒闭合开关后不发光,请写出灯泡不亮的两种可能原因.
(1)在电路某处可能发生的情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电源处可能发生的情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作图题(20、21题每题3分,22题6分,共12分)
20.(1)水中有一盏灯,它发出的光在进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请在图8甲中大致画出其中一束光线AO的折射光线。
(2)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8乙虚线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21.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9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开始时,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在S1点被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若被监视的液面上升至AB处,请作出其
反射光到达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S2。 图9
22.(6分)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完成图10甲中的电路连线。要求:灯泡L1与 L2并联;用电流表测L1中的电流。然后在图乙方框内画出它所对应的电路图。
图 10 乙
四、问答题(5分)
23.如图11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图 11
(1)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引文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 (________________)或凝成小冰晶”(_______________)、“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_______________)
(2)上面涉及到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
答: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6分,第26小题10分,计22分.)
24.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12甲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图12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甲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 (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12乙的E、F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 的关系”。
25.初二1班第9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达到90℃以上,发现问题并改进后继续加热至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1 2 3 4 5 6 7 8 9
水温/℃ … 91 92 93 94 95 96 97 97 97 97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坐标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达到90℃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26.某学校的同学们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1)小丽同学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如图13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13乙中连接测量A点电流时的实物电路图。
甲 图13 乙
(2)小明所在小组的同学选用了一个“2.5V 0.3A”和一个“3.8V 0.3A”的小灯泡,按电路图连接后做了两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第一次测量 0.48 0.26 0.22
第二次测量 0.40 0.22 0.18
分析表一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
(3)小红所在小组的同学选用了两个“2.5V 0.3A”的小灯泡,按电路图(图13甲)连接后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的电流表读数如图14所示,请将数据记录在表二相应位置。
(表二)
A点的电流 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0.52 0.26 0.26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时,小红认为该实验应有如下结论: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都相等;②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为I干路=n I支路。(n为支路条数)
你同意小红的结论吗?你如何评价小红的观点?
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C C D D B D A B A D B C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6.接收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声源处
17.分度值,D,-22,38
18.缩小, 实, 放大, 虚
19.(1)电路某处接触不良(松动、断路或灯丝烧断等,答案合理给分);
(2)电池供电不足(电池没电或没装电池、电池漏浆、电池反接等,答案合理给分)
三、作图题(20、21题每题3分,22题6分,共12分)
20.如图,每个1.5分,共3分
21.如下图。其中,正确作出法线给1分,反射光线给1分,标出S2点给1分。
22.如图,实物图3分,电流表也可接3A量程;电路图3分
四、问答题(5分)
23.(1)(3分)液化 凝华 熔化 (2)(1分)熔化
(3)(1分)答案多种,例如:用水后随手关水制;刷牙时不开长流水,而用杯子装水;洗菜(衣)水再用来冲厕所等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24题8分,第25题8分,第26题6分,计22分.)
24.(1)AC(2分),小(2分);(2)透镜的材料(2分)
25.每问2分,共6分。(1)97 (2)如图,标刻度及描点1分,连线1分
(3)答案有多种,如:①水的质量太大(或水太多);②水的初温偏低;⑧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或酒精灯火焰太弱);④烧杯上未盖纸板(以上四个答案中答对任意一个即可)
26.(1)电路如图(2分)
(2)结论:IC=IA+IB或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分)
(3)读数每空1分,共3分:
0.56 0.28 0.28
评价(共3分):不同意(1分)。
小红的观点在特殊条件下(如并联电路中各支路小灯泡完全相同时)是成立的(1分),但是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可知,B点电流不等于C点电流(或IB≠IC),而且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也不是I干=nI支(或I干≠nI支),所以小红的观点不具备普遍性(1分)。(评分标准:若考生只答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应是IA=IB+IC也可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