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单合一”管理模式下,海尔实现了“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巨大转变。整个集团从一个家电企业转型为创客孵化平台,中间管理层全部去掉,所有员工组成一个个创业小微,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与个性化用户需求快速对接,谁能满足用户需求、创造更大价值,谁就受益更多,不能创造价值的人必须离开。
打造“人单合一”模式最主要的难点有三个:
“第一个是观念,实验新的模式会影响业绩,特别是在这个有些急功近利的时代,要静下心做‘人单合一’模式得耐得住寂寞;
第二个是企业能不能建立一个开放体系,真正打开企业的‘墙’,把外部资源引进来,把内部不好的资源淘汰出去;
第三个是把层级制度演化为网络化的组织,特别是领导不能再把自己当成领导,而是要当成小微主,一定把指挥权交给市场一线。”
打造“人单合一”模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新模式还未成熟,旧模式仍在运转的阶段,时刻会出现新旧模式的反复碰撞和摩擦,这个磨合期是非常痛苦的。
用张瑞敏的话说,“每个不同阶段都有不同难点在纠缠,所以前进过程总是磕磕绊绊,有时候前进两步退一步,有时候是扭秧歌,但不管怎样还是在前进”。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树立全球管理新坐标
这充分证明,在任何业务领域都需要激发人的“原动能”,这种基于“原动能”而开创的“人单合一”模式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供借鉴复制的意义。可以说,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正在成为互联网管理的“全球语言”,树立起全球管理的新坐标。
“人单合一”模式是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2005年正式提出的概念。“人”是指员工和用户,“单”不是狭义的订单,而是指用户价值。
简单来说,传统管理最大的弊端是线性的、串联的,员工只听命于领导,而不是听命于用户。“人单合一”模式将企业变成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员工变成用户价值驱动的创客,把用户、员工以及利益相关方都汇聚在这一平台上,形成共创共赢共享的生态系统。
在农业领域,海尔金融控股平台的创业小微发现,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质量缺乏信心,另一方面农户没有资金扩大养殖规模,接触不到先进养殖技术。发现这个行业痛点后,创业小微迅速通过金融要素的介入链接起行业的所有参与方,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树立全球管理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