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鼓式制动器的结构是怎样的?

2025-04-02 00:17:0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

鼓式制动器也叫块式制动器,是靠制动块在制动轮上压紧来实现刹车的。鼓式制动是早期设计的制动系统,其刹车鼓的设计1902年就已经使用在马车上了,直到1920年左右才开始在汽车工业广泛应用。鼓式制动器的主流是内张式,它的制动块(刹车蹄)位于制动轮内侧,在刹车的时候制动块向外张开,摩擦制动轮的内侧,达到刹车的目的。近三十年中,鼓式制动器在轿车领域上已经逐步退出让位给盘式制动器。但由于成本比较低,仍然在一些经济类轿车中使用,主要用于制动负荷比较小的后轮和驻车制动。鼓式制动器是利用制动蹄片挤压制动鼓而获得制动力的,可分为内张式和外束式两种。内张鼓式制动器是以制动鼓的内圆柱面为工作表面,在现代汽车上广泛使用;外束鼓式制动器则是以制动鼓的外圆柱面为工作表面,目前只用作极少数汽车的驻车制动器。按促动装置鼓式制动器根据制动蹄张开装置(也称促动装置)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轮缸式制动器和凸轮式制动器,如图1所示。轮缸式制动器以液压制动轮缸作为制动蹄促动装置,多为液压制动系统所采用;凸轮式制动器以凸轮作为促动装置,多为气压制动系统所采用。鼓式制动器造价便宜,而且符合传统设计。 四轮轿车在制动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前轮的负荷通常占汽车全部负荷的70%-80%,前轮制动力要比后轮大,后轮起辅助制动作用,因此轿车生产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就采用前盘后鼓的制动方式。不过对于重型车来说,由于车速一般不是很高,刹车蹄的耐用程度也比盘式制动器高,因此许多重型车至今仍使用四轮鼓式的设计。

‍‍‍‍

回答2: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制动器底板、拉臂、凸轮轴、蹄块, 所述凸轮轴可转动地配合在制动器底板上,凸轮轴的一端设置花键与拉臂花键 配合,另一端设为凸轮且位于对称设置的两个蹄块的自由端之间,两个蹄块的 定点端通过端面设有的凹弧与固定在底板上的定轴滑动配合,所述定轴和凸轮 轴的轴心分别位于底板的同一直径线上,两个蹄块通过连接于自由端之间的拉 簧,和连接于定点端之间的拉簧,与凸轮和定轴相贴装配在底板上,两个蹄块 的外圆弧上均粘接固定无石棉铜纤维制动摩擦片,所述无石棉铜纤维制动摩擦 片为劣弧形状。

‍‍

回答3:

‍‍

摩托车鼓式制动器属于机械式制动器,可用在前轮或后轮上,也可前、后轮都用。摩托车采用的鼓式制动器有单凸轮式和双凸轮式两种。摩托车鼓式制动器由制动蹄块、制动凸轮、制动毂、制动摇臂、制动毂盖、回位弹簧、支承轴等组成。鼓式制动器,制动毂与车轮装在一起,随车轮转动。制动蹄块由制动凸轮驱动,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两制动蹄紧压在凸轮上。

典型的鼓式制动器主要由底板、制动鼓、制动蹄、制动轮缸(制动分泵)、回位弹簧、定位销等零部件组成。底板安装在车轴的固定位置上, 它是固定不动的,上面装有制动蹄、轮缸、回位弹。

‍‍

回答4:

摩托车鼓式制动器是一种常见的制动装置,其结构相对简单且有效。以下是摩托车鼓式制动器的主要结构部分及其功能:
1.制动鼓:这是一个固定在车轮上的圆柱形金属件,其内表面作为摩擦面。当制动器工作时,制动鼓会受到制动蹄片的压力,从而产生摩擦力,使车轮减速或停止。

2.制动蹄片:制动蹄片是鼓式制动器的关键部分,通常由摩擦材料和钢背组成。在制动过程中,制动蹄片会被推向制动鼓的内表面,通过摩擦力来减速车轮。
3.制动蹄片杠杆:制动蹄片杠杆用于将制动活塞的力传递到制动蹄片上。当制动器被激活时,制动活塞会推动制动蹄片杠杆,从而使制动蹄片与制动鼓接触。
4.制动活塞:制动活塞是制动系统的执行机构,通常由液压或气压驱动。当制动踏板或制动手柄被操作时,制动活塞会移动,从而推动制动蹄片杠杆和制动蹄片。
5.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用于在制动结束后将制动蹄片复位,使其与制动鼓脱离接触。这有助于减少制动蹄片和制动鼓的磨损,并在下次制动时提供稳定的制动性能。
6.调整装置:一些鼓式制动器配备有调整装置,用于调整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这有助于保持制动器的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在摩托车鼓式制动器的工作过程中,当制动踏板或制动手柄被操作时,制动活塞会推动制动蹄片杠杆,使制动蹄片紧贴在制动鼓的内表面上。这产生的摩擦力会使车轮减速或停止。当制动踏板或制动手柄释放时,回位弹簧会将制动蹄片复位,准备进行下一次制动操作。
请注意,虽然鼓式制动器在摩托车上仍然广泛使用,但由于其散热性能相对较差,一些高性能或现代化的摩托车可能会采用盘式制动器作为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