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苹果园的栽植密度和方式?

2025-03-31 17:56: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栽植密度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合理密植可以增加叶面积,有效地利用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是密植并非越密越好,密度过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下部枝条干枯,结果部位上移,产量下降,质量变劣,管理不便且费工。因此,要根据下列具体条件决定栽植密度。

第一,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树形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盛果期树冠的大小确定;第二,根据不同的砧木种类确定;第三,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土壤、气候)确定;第四,山地、丘陵地还要考虑土壤、坡度、坡向。

各种栽培类型的栽植密度见表3-2。乔砧普通型品种在瘠薄的丘陵、山地可适当密些,但最密应以2米×4米为限。若为了增加前期经济效益,可以进行计划密植。

表3-2 苹果栽植密度

品种、砧木类型 常规栽植 计划密植 密度(米) 每667米2株数 密度(米) 每667米2株数 矮砧+短枝型 1.5~2×2~3.5 222~100 — — 矮砧或短枝型 2-3×4 56~83 2×3 111 乔砧普通型 3~4×4~6 28~56 2.5×3.5 76(2)栽植方式苹果的栽植方式要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适应当地自然条件,便于机械化管理为原则。实践证明长方形(即行距与株距相差2米左右)栽植较好,这种栽培方式行距大于株距,通风透光良好,果实着色艳丽、品质优,便于管理,适于机械化作业。平地果园以南北行向较好,树冠的东、西两面受光均匀,且比东西行树冠多吸收直射光,而山地果园多以梯田的自然走向或沿等高线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