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能是老年性震颤。有些人上了年纪后,当他活动时,手足或头部就会发抖。特别是从事某些细的动作,如写字、穿针、拿筷子等症状更加明显,而且动作缓慢、笨拙且呆板,面部表情缺乏,酷似假面具状,肌肉强直,讲话不清,甚至在进食时因舌肌不停颤抖而影响进食。病人常因此而影响自己的生活,以致生活不能自理。这就是医学上讲的老年性震颤。
引起老年性震颤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神经细胞的老化而引起功能
异常造成的。比如大脑内基底结构(如黑质基白球等)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发生退行性变性,从而使老年人发病。最常见的因素是脑动脉更化。其次是由于重金属、一氧化碳、二硫化碳中毒和长期服用药物(如利血平、冬眠灵、奋乃静等)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炎等)也可引起此病。此外,大约有10%以上的病人是由于家族遗传。
老年性震颤多在50岁以后缓慢起病,病程可达十几年之久,男性比女性多发。如果患了老年性震颤,就要及时到医院请精神内科医生诊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镇静药。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做些肢体伸屈动作,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脑部血液供应。生活上应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及蜂密,平时少吃或不吃烟酒等刺激性东西。此外,可服用中药或进行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