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2)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3)pH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4)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5)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6)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9)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10)流速
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
中华鲟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偏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幼鱼期主要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为水蚤类,也可摄食小型虾、蟹、蚬类;成鲟在海洋中主要摄食底栖鱼类。在生殖洄游期间,亲鲟一般停食。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仔鱼在全长3.05±0.07厘米时开始摄食,主要摄食水生寡毛类、摇蚊幼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幼鲟以水生寡毛类(水丝蚓、颤蚓、尾鳃蚓等),枝角类(蚤状溞、隆线溞等),水生昆虫幼虫(摇蚊幼虫)和虾类等为主食;成鲟则主要摄食各种饲料鱼块(如鲫鱼、罗非鱼、鲢鱼和草鱼等)。
从1989年起,中华鲟研究所就开展了对中华鲟配合饲料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大规模人工养殖中华鲟开辟了广阔的饲料来源。各种规格的中华鲟均能摄食配合饲料。从目前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来看,稚鲟的开口饲料,以投喂天然饵料(水蚯蚓)比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培育的效果要好;而对于幼鲟和成鲟采说,以投喂配合饲料比投喂天然饵料(水蚯蚓)养殖的效果更好。
喂它水蚯蚓或陆生蚯蚓。由于中华鲟的摄食较慢,因此配合饲料的投喂次数以少量多次为宜,从满足鱼的摄食习性和安排生产方便考虑,每日从7时至21时投喂6—8次为宜,春秋季鱼摄食旺盛时次数宜多些,冬夏季食欲不佳时次数可少些。鱼缸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温13—15℃范围,无污染。应经常加注或更换池水,最好池塘经常保持有微流水。池底,要铺上沙石,面积约为饲料台面积的3~4倍,以免升降饲料台或中华鲟摄食而搅浑水体,以便观察中华鲟的摄食情况。
这个可以跟其他鱼放在一起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