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主旨是在开头,即“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综观《荷塘月色》,作者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触,勇敢而真诚地坦露了一个正直而文弱的知识分子面对暴行时的愤怒而又无奈的心路历程,强烈地鞭挞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和对人民的残酷镇压,从而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奋起抗争,推翻黑暗统治,建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只有这样解读,才更切合朱自清的写作本意。
朱自清在这篇散文中,一方面表现诗人在形势剧变与政治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情绪
,另一个主要的方面,又抒写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不肯与之妥协的态度,以及对于未来
美好前景的幻想与追求。因此月下“荷塘”,映照着诗人心灵种种复杂情感的光影,使我们
依稀看到诗人在痛苦中无力挣扎、在幻灭中茫然追求的形象。
——吴周文 谈《荷》
l 内心矛盾与冲突
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
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作为
无可选择中的选择,朱自清们“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
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就是说,他们试图“躲到学术研究
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
,“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但对于“五四”
启蒙精神所哺育的这一代人,完全脱离(超然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平静
”的另一个侧面;在《荷塘月色》里就外化为“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两幅画图,在
“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相互颠覆中,写尽了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
子的内心矛盾与冲突。
——钱理群 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l 彷徨苦闷却无不满
《荷塘月色》的主题是:表现了二十年代末,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
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想感情?主要是因为他对当时的社会缺乏深刻的认识,想去认识却
不能认清形成的矛盾。如何去看待朱自清的这种思想感情呢?朱自清的苦闷是可以理解的。
二三十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曾在漫漫的长夜中摸索过,探求过,苦闷过,即使鲁迅这样伟大的
作家也一度彷徨而不知路在何方。因此,朱自清先生的苦闷是有代表性的,我们不能因为他
对国民党抱有幻想而责备他,也不能因他没有参加无产阶级队伍而认为他缺乏勇气,那就不
是历史唯物主义了。在当时,朱先生没有倒向国民党的怀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任何过分要
求只能是一种苛求。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硬说朱自清对蒋介石不满才写《荷塘月色》的,
有人说本文表现了作者向往光明,追求进步,则更是牵强附会了。拔高即等于贬低,只有结
合当时作者的实际思想去分析《荷塘月色》,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也只有如此,我们
才能真正理解朱自清先生在晚年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高尚人格!
——程翔《荷》主题探
l 有浓浓的哀愁
我们只要想一想文章的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便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出作者有
许多无法排遣的烦闷,他在那夜深人静的时候,离开自己的妻儿,来到这“日日走过的”,
在“没有月光的晚上”,显得“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的荷塘,完全不是有闲阶级的寻欢作
乐,也完全不是骚人墨客的吟风弄月,这里面没有“幻想超脱现实”者的雅兴,也没有一般
学者、教授“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闲情。
我们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愁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
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真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姚效先 《荷》有浓浓的哀愁
l 不消沉 无哀愁
在这优美、静谧的意境中,流露的是诗人的“哀愁”吗?否,这里流露了爱国知识分子热爱
祖国山河的热烈情怀,诗人对祖国大地的感情简直如恋情般深沉、强烈,富有扣人心弦的感
染力。尤其是,这种感情流露在“独裁代替民主”的逆转时代,更使人觉得诗人对未来充满
希望,并不消沉,并无什么“哀愁”。同时,也流露了诗人洁身自好、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
品性。
诗人的想象在广阔的空间飞翔,由北国到江南,织成一幅连及大江南北的广阔的荷塘月色画
面。如果说诗人心中真有维系着时代命运的“哀愁”,哪会有心去欣赏多情、缠绵的采莲歌
呢?哪会去“惦着江南”的采莲歌呢?哪会引起广及大江南北的美好想象呢?
散文创作不能缺少灵魂。缺少了灵魂,也就没有了情致。《荷塘月色》的灵魂,不是诗人的
“淡淡的喜悦当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而是诗人的热爱祖国山水的爱国情思和诗人洁身自
好、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
着淡淡的愁绪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储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道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正直文弱书生,无奈心路历程,《荷塘月色》主旨
正直的文弱书生,无奈的心路历程
--《荷塘月色》主旨新探
多年来人们公认《荷塘月色》文质俱佳,但对文章主旨的解读,特别是对于文中流露出的那种似乎置之世外、独自超然的情感,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披览朱自清的作品,联系朱自清的为人,确乎可以用“合乎温柔敦厚之旨”评价他。诚如朱自清的朋友孙伏园所说:“佩弦有一个和平中正的性格,他从来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词,从来没有感情冲动的语调……”
但朱自清一生中又确实有些举动并不“温柔敦厚”。他在不同时期写作的《执政府大屠杀记》(1926年)、《论无话可说》(1931年)、《动乱时代》(1946年)、《论不满现状》(1947年)等文章,只看题目就可读出作者的“硬气”。至于身缠重病、带头不吃美国粮,更是洋溢着冲天的“豪气”。这“硬气”和“豪气”,足见其为人的正直和性格的刚强。使得文弱的朱自清做出这些超常举动的缘由很简单:专制、黑暗的社会现实使得他原本“宁静”的心难以宁静,使得他不得不起而抗争,做出令人敬佩的壮举。
《荷塘月色》的写作本意作者没有明说。近些年有人“独辟蹊径”,把作者“颇不宁静”的根由归结为家庭不和,这是非常荒谬的:一者朱自清并非庸俗之人,绝不会因家庭小事而浪费他杰出的文学才华特地撰写文章发泄对妻子的不满;二者作者在上海和北京亲眼目睹了蒋介石制造的白色恐怖,洞悉蒋介石在全国的暴行,他不会视而不见,泰然处之,至少家庭里的嫌隙不会比这更令他“颇不宁静”;三者将朱自清的“颇不平静”归之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的是已故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而叶圣陶是朱自清的生前挚友。笔者认为,只有叶圣陶的观点才能最切近朱自清的写作本意,而某些人的所谓“独特发现”只会是主观臆断。
我们应该思考:面对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一个文弱的书生会如何做?而一个经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高唱过“创造光明”的外表文弱而又内心正直的书生会如何做?独自超然?一个人愁苦郁闷?一个人淡淡地忧愁?一个人淡淡地喜悦?如此猜测,对于一般的文弱书生,都是可能的;而对于朱自清,却是不可能的。不管多么文弱,正直的书生是勇敢的,决不威风逃避现实;正直的书生是愤怒的,决不会独自淡淡地忧愁,更不会独自淡淡地喜悦。
解读《荷塘月色》,不能只看作者写了什么,更要看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只有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找出最佳答案。而走进作者心灵的最佳办法就是抓住作品的情感这把钥匙。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一幕荷香月色景,毋宁说是一幅心路历程图:
文章开头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几天”说明“不宁静”时间之长,“颇”突出“不宁静”程度之深。开篇便是这么突兀的一句,披情入文,给文章定下情感基调,同时提醒读者寻思作者如此长且深的“不宁静”的根由。纵览朱自清的一生,面对反动派的残暴,他总是“愤然”,并非如某些人所认为的“超然”。既然“愤然”,也就决定了他内心的“不宁静”。——情绪处于最忧。
情绪影响行动。不妨替“愤然”的朱自清做点假设:投身革命,尚无全面认识;挺身而出,又有生命之虞、家庭之忧;不闻不问、钻研学问,于心难以安宁。终究想不出最恰当的办法,只能“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不宁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过程,时间之长、程度之深,足以让一个文弱书生身心憔悴。因而必须找出办法排遣心中的“不宁静”。“忽然”一词见出“众里寻他千百度”后的欣喜。——情绪上升。
塘边小煤屑路的特点是:幽僻,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加阴森怕人。但这毕竟是作者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个可以排遣心中“不宁静”的所在,所以“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却觉得“很好”,足见作者排遣心中“不宁静”之迫切。——情绪再上升。
作者在小煤屑路上尽情享受“自由”,任何违心事、违心话“现在都可不理”,因而可以尽情地“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情绪再上升。
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描写得细腻、雅致,足见作者此时情绪之怡然。在这静谧、清幽的环境中作者业已达到完全的“宁静”。——怡然的情绪达到最高度且持续。
然而蝉声和蛙声将作者从静谧、忘我的境界又拽回到现实。“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一旦回到现实,原先的“不宁静”立即恢复,甚至加剧。蝉声和蛙声带给他羡慕和伤感:“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个“但”字,足见其羡慕之切;“我什么也没有”,足见其伤感之深。——情绪陡落。
出门目的是排遣心中的“不宁静”。只享受了片刻“自由”和怡然,就被拽回到残酷的现实,于心何甘?只能再次努力,追溯时光的轨迹,到远古的时代里去“怀古”。“忽然”二字,足见作者无奈之际的又一欣喜。作者饱读诗书,由眼前荷塘联想起远古的采莲旧俗及有趣的采莲场景是极自然的事。强调采莲的“热闹”,乃是突出自己的孤寂,暗示自己对“热闹”的迫切向往。——情绪上升。
文章大篇幅引用梁元帝《采莲赋》,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以前的课本曾将它删去,现在仍有人赞同删去,这是没有明白作者遥想远古采莲旧俗的用心。“怀古”是假,寻找慰藉是真。“可惜”一词流露出万般无奈:任你怎么“怀古”,躯体还在尘世。“无福消受”四字,哀惋之情溢于言表。——情绪再降。
现实中难觅疗治心病的良方,“怀古”也只能片刻陶醉。“于是”一词足见作者深幽的无奈。文中引用《西洲曲》,也让人们争论不已。孤立地理解这四句诗,那是偏颇的。《西洲曲》是一首160字的乐府诗。诗中女子盼夫夫不归,而“我”则是遣忧忧不去。两人的心境,尽管相去千百年,却又何其相似!作者通过巧妙的类比,曲折地反映了自己无奈、失望的心情。——忧伤的情绪持续。
心中的“不宁静”难以排遣,无奈的心灵得不到慰藉。这就是《荷塘月色》的情感主旋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唐人诗句折射出无助游子的情愫,“不如归去”的宋人词句表达了无助游子的心声。作者想起远在南方的故乡——江南——是自然而然的事。这里的“江南”是一个温馨的意念,一个美好的象征;想到“江南”,心灵就如沐浴春阳般和煦而温暖。人们对“江南”有很多的解读。把它理解为“故乡”,当更合乎作者的心境。只有故乡的感觉此时才能给作者心灵以真正的慰藉。——心情上升。
“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中的“不觉”足见作者意外和无奈的心情。刚才还沉浸在“江南”的温暖中,片刻后又回到冷酷的现实生活,这使作者排遣“不宁静”的努力以失败告终。文章于此戛然而止,留给我们的只有空白。但这空白并非纯然的空白,而是贮满了丰富的想象,寓满了深刻的内涵。只要是陪他走过这段曲折无奈的心路历程,我们就可以想象出他回家后情绪变化的趋势——情绪下降,且是最低点。
所以说,《荷塘月色》坦露的乃是一个正直的文弱书生面对冷酷现实时的无奈的心路历程。越是这书生文弱,越说明这心路历程无奈;越是这心路历程无奈,越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愤怒;越是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愤怒,越揭露反动势力暴行之恶劣!面对血腥屠杀,正直的人不会置若罔闻、选择逃避,正直的人会“敢怒”而“敢言”!(《荷塘月色》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如此看来,《荷塘月色》最成功之处,不是优美的景色,不是细腻的文字,不是巧妙的修辞,而是真挚的情感,那种来自文弱书生的最强烈的愤怒!不少人把这“无奈”看成软弱,看成超然的独处。殊不知,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一个文弱书生尚且对反动派的暴行“敢怒”而“敢言”,其他人不更应如此吗?因而作品中的那种“无奈”并非懦弱,而是令人敬佩的勇敢!
综观《荷塘月色》,作者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触,勇敢而真诚地坦露了一个正直而文弱的知识分子面对暴行时的愤怒而又无奈的心路历程,强烈地鞭挞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和对人民的残酷镇压,从而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奋起抗争,推翻黑暗统治,建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只有这样解读,才更切合朱自清的写作本意。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一篇佳作。不仅如此,它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与艺术手法的匠心独运,使它成为炉火纯青、浑然天成的艺术瑰宝。
第一、思想情感自然流露
文章起笔便是“这几天颇不宁静”。为什么不宁静呢?是作者与同事产生了龃龉,与学生发生了矛盾,还是与老婆吵架了?似在造成某种悬念。接着写自己去荷塘旁边漫步,月光下荷塘上的美景,令人陶醉,“什么也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但忽然又觉得,“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这正是作者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的矛盾心情的真实反映。想要到大自然中排遣苦闷而又终于无法排遣的无奈的心态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就构成了作品的抒情美。那“另一个世界”正是作者理想的自由的世界。而作者在这里仅仅能获得片刻的逍遥。这正好反映了引起作者内心矛盾的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
第二、艺术手法匠心独运
1、运用反衬或对比表现矛盾心境
荷塘月色图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但后面的江南采莲图则与之相反衬,一冷一热,一静一动,一实一虚,暗示作者内心的矛盾,两幅图画互为补充,形成对比,相映成趣,形成绘画美。文中热闹的蝉鸣、蛙叫也都反衬心灵的“平淡”。
2、运用比喻和拟人表现优美形象
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像一粒粒的明珠,像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已把荷花的特质表现到了极致。作者正是运用一系列的比喻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刻画了荷花、荷叶等优美形象。这就丰富了作品的绘画美。
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本来形容女子姿态的美好,“羞涩”本来形容难为情的样子。这里把荷花当作美女来描写,既写出了荷花之美,又写出了人的感觉,更加点缀了作品的绘画美。
3、运用移觉或通感表现独特感受
作者运用移觉即通感,表现了荷香的迷人以及光和影的和谐之美。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又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这就充实了作品的抒情美。
4、运用叠字或叠词表现和谐节奏
本文的语言运用叠字(叠词),或以“AA”的形式重叠,如“星星”“田田”,或以“AABB”的形式重叠,如“曲曲折折”,或以“ABB”的形式重叠”,如“一粒粒” “一缕缕”。这些叠字点缀在文句之中,使语言的音节和谐起伏,错落有致,铿锵有声,真是回肠荡气,余音绕梁。这样,展示了作品的音乐美。
当然,《荷塘月色》的艺术表现是多方面的,思想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
1.“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表现了朱自清这个人的中庸之道,不偏激。也是作者写的和表现的不平静的原因,因为作者是个文人,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份子。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本人的心情其实处于一种很矛盾的情感。他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那儿。所以现在的学者都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的是与现实对立的艺术世界,是一种理想的世界。"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也是这篇文章的文眼,文章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从时空上让人感觉到心里落差,是梦幻与现实的对比。
2.文章处处都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其实不光是作者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而矛盾痛苦,其实还有朱自清和他父亲的关系的缘故,你应该读过《背影》吧,其实,朱自清的母亲已经死了,但是,他的父亲有两个老婆,后母对待朱自清很是不好,朱自清那时在教书,但由于后母认识学校的老师所以朱自清的工资都被父母拿走,后母时常在父亲身边说朱自清的坏话,导致父子关系冷淡,从《背影》中的父亲写的信就可以看出了。所以说朱自清的哀愁也可以归结道这一点上。
总的来说,作者是为了自我摆脱,自我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