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网瘾 文明上网

快点400字就够
2024-11-29 22:48:1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回答2: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早晨的太阳、初生的牛犊,我们青少年充满朝气,前程远大,预示和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21世纪随着科学飞速地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网络这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也带来一些不良的社会问题,例如:网上反动、迷信、黄色等不健康的信息;网络犯罪、网络黑客行为;整天泡在网吧里打游戏、聊天等也十分有害。这些负面因素影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尤其对我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这是好的一面。与此同时,由于自我防护意识的缺乏,我们青少年还无法摆脱网络的消极影响,我们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受到良好的知识教育和道德熏陶十分关键。
引导我们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网络文明,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父母都责无旁贷。我们学生上网一般在课余时间进行,如何合理安排我们青少年的课余生活,需要引起学校和家庭的足够重视。我们的家长也应充分认识到网络文化对我们健康成长的巨大影响力。他们应自觉配合社会、学校搞好网络文明。1、向我们推荐健康、文明、有益的网站,及时掌握我们的网上心理及动向。2、正面引导,使我们形成健康文明的道德规范,占领网络这个新阵地。3、我们积极参与各种网上健康活动,做到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在全社会形成文明上网的风气。4、家长应在家里电脑上装一系列防止浏览不良网站的网络防护软件建立一道防黄屏障,避免我们主动或被动地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家长和我们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成为网络文明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与我们青少年朋友们一起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是信息全球化的世纪,是科技得以普及和创造美好生活环境与无限空间的世纪!
我们应倡议:文明上网,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不随意约会网友,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自觉养成上网的良好行为习惯,争做网络文明的小小宣传员、示范员。与同学们一起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回答3:

纽特思特(NEWTEST)关于网瘾问题的看法:

并不认同网瘾是一种病的说法,相反,认为,网络是青少年的精神避难所,之所以会成“瘾”,主要是这些成“瘾”的青少年,在现实中碰到了太多的困难和问题,而他们又缺乏解决这些“困难”的能力,因此,只好沉迷在网络中逃避现实和在网络中寻找成就感。

关于体罚、军事魔鬼训练、行走学校等惩戒式教育的戒除网瘾模式的看法:
这些是现在社会上戒除网瘾最主要的类型,之所以这种类型最多,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这种机构的进入门槛低,招聘几个,十几个退伍军人,找几个所谓的心理咨询师,租个训练场,就可以开张了,因此,随着媒体和家长对孩子上网行为(网瘾)的重视和焦虑,这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报纸、网络、电视做做广告,就用体罚和军训对这些所谓的网瘾少年进行了戒除网瘾训练。
其次,从家长心态来看,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之所以上网,太不听话,都是自己以前管教不严,太溺爱,这些机构从严教育和训练孩子的行为,正好袮补了家长认为自己管教不严的心理,因此家长较为容易认可这些机构的做法,家长这些机构收费相对于系统的心理辅导来说,费用还算便宜(通常每个月3千到1万,半年费用2到4万等)。
第三,从这些惩戒式的教育效果来看,特别是只从上网行为来看,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就像著名的猴子实验,关在一个笼子里的猴子,放入一个接通电源的电网,电网上挂着香蕉,当猴子去拿香蕉的时候,猴子被电击,当猴子反复去拿香蕉几次都被电击后,哪怕把电源拔掉,猴子也不敢去拿香蕉了,惩戒式的教育之所以有效,大致就是符合这种实验原理,孩子因为被惩罚太厉害,对上网等不良行为形成内化的恐惧,导致孩子上网行为收敛,或是孩子为逃避惩罚暂时性做出了不上网的承诺,这就成了众多这类网瘾学校戒除网瘾100%有效的幌子。
另外,一些军事训练和军事化管理,吃苦训练等,确实也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规则感,使他们的行为有所收敛和改变,以及体能训练带来精神面貌的改变,这些改变,也是有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减少上网行为。
但是纽特思特(NEWTEST)家庭教育支持构认为,惩戒式教育绝对不能成为戒除网瘾的主要模式,惩戒式教育只是把戒除网瘾停留在青少年上网行为上,并没有真正去帮助孩子和家长戒除网瘾,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不但不能戒除网瘾,还容易导致以下问题:
首先,惩戒式、体罚式的训练容易造成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南宁事件已经不是第一例孩子被老师和教官打死的悲剧了,其他的遍体鳞伤的更是数不胜数。
其次,外伤是我们家长和社会可以用肉眼看得见的,其实对这些孩子来说,最大的伤害在心理,本来这些上网成瘾的孩子往往由于家庭教育或其成长经历已有不少心理创伤,如家长的打骂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不少失败的打击,在这些戒除网瘾的过程中,这些孩子再次受到内心的摧残甚至人格的侮辱,使其心理再次遭受创伤,这些创伤将让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中留下更多疤痕。如我机构接受过从行走学校出来的孩子,一到我们营地,就不断向不同的人打听,我们这边的教官打不打人,经我们后来在心理咨询和辅导中才知道,以前他在行走学校经常被教官体罚,手都被打肿了,因此,孩子一到训练营,就想起被打的经历,让人听了特别心疼。
第三,在惩罚式教育戒除网瘾的孩子,特别容易形成暴力倾向,由于惩罚式教育,是由强大一方(教官)去打弱小的一方(孩子),在他们看来,自己之所以被打那是因为自己地位没有教官大,或是打不过教官,因此自己要挨打,自己不挨打的办法就是自己要强大,或是能打赢别人,所有的事的解决途径就是暴力,就是打,就是惩罚,因此,这些孩子特别容易形成暴力倾向。我们曾经接待过一个孩子,从行走学校出来后,有一次由于上网和父亲发生冲突,孩子把菜刀架在了父亲脖子上,逼迫父亲允许他上网。

纽特思特(NEWTEST)家庭教育支持机构关于网瘾是精神病的看法:
不认同网瘾就是精神病,但在进行各种青少年心理辅导的过程中,确实有8%左右的“网瘾”少年存在精神疾病,但我们认为,他们的精神疾病不是因为玩网络游戏而得的精神病,而是存在遗传或在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创伤,导致有精疾病,但他们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能很好面对现实社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困难重重,也会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因此,我们在帮助这些“网瘾”少年的初期,会由精神病院专家(通常由武汉中德心理医院、武汉精神卫生中心或北京大学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对疑似“精神病”进行“分诊”,如有确诊精神病青少年,会建议家长把孩子送到这些相关的医院就诊,这几年来,每年大约有10名左右,约占8%的“网瘾”少年因有精神病被送至这些医院就诊。

纽特思特(NEWTEST)家庭教育支持机构关于导致青少年“网瘾”原因的看法:
对于这个问题,家长及社会普遍认为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纽特思特通过的研究与实践发现,这个观点其实是个误区。家庭是社会的组建单元,而在每个单元里,孩子又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平时所面对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长、学校(的老师)、同学或朋友、学习。在传统的家庭里,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全部任务的界定就是只要他们学习好、身体好,其余的事情都不重要,也就是说家长注重孩子学习及身体健康的程度,多过于心理素质的教育。他们尽一切力量为孩子营造出一个万事不用孩子操心的环境,导致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一帆风顺”的氛围里。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而然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不能正确面对困难与压力等不良习惯。正是因为这些不良习惯,当他们面临学习、青春期以及其他同学和朋友造成的不良影响的时候,就会显得自控能力差、认知能力有限、不知道如何正确面对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流逝、困难的积累,孩子自身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并且在他们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是极度惶恐不安的,最终选择逃避。
站在另外一面,从学校的教育看,现行的教育制度使得多数老师看重升学率高过孩子的心智教育。这种有背一个育人者的宗旨的心态在其行为上的表现方式就是:老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对其他学生的态度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差别给成绩不太好的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有这样一个现象,课间的教室里,老师所界定的“优等生”通常和“优等生”在教室的前排玩、交流,而“差等生”们却集中在教室的后排。对于那些“差等生”而言,他们不得不从小就经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他们对自己开始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再加上之前提到的无法正确面对这些困难,最终就会选择“破罐破摔”。即使对于那些“优等生”而言,现行的教育体制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由此可见,无论是“差等生”还是“优等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被迫承受因学校教育的缺失而造成的心理压力。
家长注重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多过于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的这种心理和行为导致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家长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任何质变都是由量变的积累而成的,孩子变“坏”也绝不是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为什么家长要等到孩子出事了才能真正了解这些呢?正是因为这种不了解,所以当大多数家长发现孩子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时候,才会更多地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去说教孩子,有的家长甚至用暴力去惩戒孩子,以求孩子的转变。殊不知这时候的家长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多么的自私——他们延用自己的固有思维模式,而不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却对孩子不断地灌输所谓的大道理。他们认为,作为父母,有义务要告知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次又一次的说教和惩戒之后,家长的压力得以释放,而事实上,这种压力只是被转移到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孩子知不知道这些道理?纽特思特的调查的结果是:大多数孩子都明白这些道理。可是由于自控能力差、无法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他们无法按照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去修正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本身也是十分痛苦的。
再让我们来看看网络的本身。在网络这样一个被众人称之为“虚幻”的世界里,孩子不必面对学习的压力;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使其忘却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他们可以随意塑造心目中理想的自己,从而去追求异性、去结交朋友;在游戏的天地里,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去赢得越来越多的追随者和崇拜者。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逃避现实压力的平台。
随着孩子的长大,逐渐过渡到青春期,孩子许多的问题就暴露出来。由于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直比较顺利,在遇到挫折时父母的过度干预,使得孩子没有能学会如何去处理受挫后的情绪,也没有习得应对挫折的能力,因此孩子的受挫能力建立的较差。但随着孩子日渐长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孩子把父母的期望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认为自己一定要成为父母期望的优秀者,孩子长期处于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当中,负性情绪不断积累。在青春期这个充满着冲突的特殊阶段,每当他试图缓解自我期望和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时都会消耗大量的能力,在耗尽能量也无法处理时,由于缺乏良好的受挫能力,他便只会选择逃避的方式来应对。而每当自己逃避时,自我内省的功能又会让他非常难受,可是,当生活中的问题再次出现,孩子却没有其他的应对方式,只能故技重施,循环往复。
综上所述,纽特思特家庭教育支持机构对青少年迷恋网络的原因的定义如下: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感;而与此同时,网络又正好给他们提供了宣泄心中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和追求虚拟自我的平台。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会沉迷于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中。因此,纽特思特认为,迷恋网络只是一种表象。
纽特思特家庭教育支持机构在近三年来,接待的来访来电家庭约3万多个,这些家庭中,99%的学生家长家庭教育都有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如下: 隔代抚养、父亲教育缺失、打骂、说教教育为主、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家庭氛围不好(父母感情不好)、包办代办、对孩子要求过高,并要求孩子按父母的设计的路去走、溺爱、重学习,轻心理等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容易导致我们的孩子:没有人生目标,学习动机差、自卑、自我认识不清、自控力差,耐挫力差、人际关系差、亲子关系差、团队精神差、沟通表达能力差,情绪控制和处理能力差等……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网瘾少年后面就是一个问题家庭,一个问题家庭教育,要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必须先帮助家长改变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