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公会堂”于1932年11月23日正式动工,1936年完工,由当时的总督府技师井上熏设计,除了建筑物本身是依现代建筑法所建最牢固的结构体外,它的主要特色是建筑式样采极自由的形式,并具有西班牙回教式建筑风格。光复后“公会堂”更名为“中山堂”并由台北市政府接收,内部的“大集会场”、“大宴会场”、“普通集会室”也同时改为“中正厅”、“光复厅”及“堡垒厅”,之后,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召开“国民大会”之场所,及政府接待外国贵宾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