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头同盟是什么?

2025-04-13 06:46: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恺撒被共和党保守派刺杀身亡后,罗马社会并没有回到过去的共和制。共和制的倾覆和军事独裁制的建立,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动荡的罗马政局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权力争夺,它发生在屋大维、安东尼和雷比达之间。

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和养子。恺撒在遗嘱中指定屋大维为自己的继承人。恺撒被刺时,年仅19岁的屋大维仅是一个正在希腊北部城市阿波罗尼亚接受军事训练的骑兵队长,既没有军队,也没有政治势力。但他胸怀大志,颇具政治头脑。当他得知恺撒被刺后,便悄悄地从希腊回到了意大利。恺撒的旧部和恺撒党人对屋大维的归来感到欢欣鼓舞,在他们的支持下,屋大维立即采用了“盖约·尤里乌斯·恺撒·屋大维”的名字,提出要继承他养父的财产和地位。但这时却受到了马可·安东尼(公元前82年—前30年)的强硬阻挠。

恺撒死后,罗马的实权掌握在安东尼和雷比达的手中,他们俩都是恺撒党人。雷比达不久前往北高卢就任总督,安东尼就成为罗马唯一的执政者。他趁机征募军队,扩充实力,以争取更大的权利。但是,屋大维的到来,令他非常不安,因此便对屋大维的行为横加阻挠。身陷困境的屋大维不得不同元老院的势力联手,而元老院也乘机拉拢屋大维来和日益强大的安东尼抗衡。公元前43年初,安东尼为了争夺南高卢而跟当时的南高卢总督狄西摩斯·布鲁图发生了战争。这个时候,元老院头号人物西塞罗立即宣布安东尼为“祖国之敌”,鼓动人们起来反对。同时,元老院派两名新任执政官带兵前往锅炉去支援布鲁图,屋大维也被授予副执政官的权力,也一同前往。在这场战争中,安东尼在遭到前后夹击的情况下,不敢恋战,退入北高卢与雷比达会合。元老派取得了胜利,但两名执政官在战斗中丧了命。掌握了兵权的屋大维乘机取得到执政官的职位,同时与元老派反目。

公元前43年11月初,屋大维、安东尼和雷比达三人在意大利北部波罗尼亚附近会晤,结成了历史上所谓的“后三头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