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的写作背景

帮忙找下写作背景,不是赏析!! 谢谢!
2024-11-04 03:17: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写作背景:

《虞美人》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虞美人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据说这首词也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是李煜的绝命词。

扩展资料:

作品原文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继位时南唐已对宋称臣,处于属国地位。开宝八年(975),国破降宋,俘至汴京,成了“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阶下囚,相传三年后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有《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虞美人李煜

回答2:

写作背景:

《虞美人》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扩展资料: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公元961—975年在位,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者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回答3: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并没有致力于国事,而是纵情于声色,奢靡荒淫,耽于享乐。 降宋后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以泪洗面的凄凉生活。李煜政治无能,文艺上却以史诗文无所不通,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妙解音律,尤其善于填词和作曲。现存词四十四首,以降宋被遣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早期词作以反映自己帝王、宫廷生活为主。被俘后,词作抒发亡国之痛,及其对屈辱的囚徙生活的愤懑、感伤,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三、背景材料:
《虞美人》是李煜投降入宋以后,第二年正月的一个月夜里写的,距离他前一年正月受降时恰恰是一年。他常怀念故国及当年帝王豪华生活,对屈辱的囚徒生活极为怨恨,故有此作。此词是李煜的绝笔。相传李煜作此词,在自己七夕生日之夜命歌伎演奏,太宗极为震怒,用药将他毒死。

回答4:

  1. 写作背景:

           民间相传后主于生日(农历七月七日)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虞美人》,可以说是后主的绝命词了 。

  2.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 译文:

          春花秋月,年年开花,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都消逝了,都化为虚幻了。归宋后又过了一年,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人,倚栏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他遥望南国感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斜;又如同春水之不舍长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回答5: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并没有致力于国事,而是纵情于声色,奢靡荒淫,耽于享乐。 降宋后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以泪洗面的凄凉生活。李煜政治无能,文艺上却以史诗文无所不通,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妙解音律,尤其善于填词和作曲。现存词四十四首,以降宋被遣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早期词作以反映自己帝王、宫廷生活为主。被俘后,词作抒发亡国之痛三、背景材料:
《虞美人》是李煜投降入宋以后,第二年正月的一个月夜里写的,距离他前一年正月受降时恰恰是一年。他常怀念故国及当年帝王豪华生活,对屈辱的囚徒生活极为怨恨,故有此作。此词是李煜的绝笔。相传李煜作此词,在自己七夕生日之夜命歌伎演奏,太宗极为震怒,用药将他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