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序怎么没有翻译?

2025-04-14 21:57:5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楼主,没有翻译只是说明没有人去做这个事情,这个为什么真是很难回答。
下面是我刚才自己辛苦翻译的,求分:

平定淮西之乱后的第二年冬天,我(白居易,下文同)从江州司马改任忠州刺史,元微之(元稹)从通州司马改任虢州长史。到了第二年春天,各自奉命到达任所,与弟弟白知退同行。三月十日,三个人相会于夷陵。第二日,微之调转船头送我至下牢关。   到第二天,将要别离,而依依不舍,彼此牵引着船在下牢关一段江中来回航行了很久。喝酒喝到痛快的时候,听到石间有泉声,于是下船上岸,步行道了崖岸缺口的地方。一开始就见到一块石头,如叠如削,怪异的地方在于像张开的翅膀,又像下垂的旗帜。然后看到了泉水,如泻如洒,奇特犹如悬挂的白绢,又像绵延不断的丝线。于是我们一起把小船拴于岩石下,带着仆夫割倒杂草,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连休息带攀爬了四五次。上下察看,绝无人迹,只有水石相激,水清石明,跳珠溅玉,惊动耳目。我们从未时直到戌时,流连忘返。再过了一会儿峡山昏黑,云破月出,月华忽明忽暗,互相交替。晶莹奇幻,各种美妙的景象于此地展现。即便是口舌敏捷的人也无法用语言去形容。   
就这样(或者翻译成“接下来”。这个地方的“既而”应该不能翻译成不久,一会儿的意思,因为与下文不通。),我们通宵未睡,直到天明,才准备离去,既怜惜于奇景又感伤于将别离,边惊叹边说着话。知退说道:“这个地方如此美丽,天地间能有几处?为什么此洞下面就和渡口相通。却多年来寂寞无闻,被人抛弃,极少有人到这里来呢? ”我说:“借这件事可以说明另外的事,可以为之叹息的,难道只有这件事情嘛!”元微之说:“此话对极!况且我们难得相逢,如此地方也不易遇到。现在两件事凑在一起,岂能不记述一番?就请各自赋古体诗二十韵,写在石壁上。”并请我写一篇序以加以记叙。又因为是我们三人首先到此游玩,所以把题目(实际上这里我觉得“目为”是他们三人把这个洞取名为的意思)取为“三游洞”。洞在峡州往北二十里北峰之下,两崖相衔接的地方。我们希望将来有人知道这个地方,所以详细地记载了这次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