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往届阅卷情况看,考生对加点词的解释、内容的理解,只要认真审题,明确题旨,一般不会失分。易失分的是句子解释和课外文言文阅读中那两个加点词的解释及句子解释,这两道题也是最能拉开差距的。要在这道题上胜过别人,就要平时多练习,去揣摩解释中哪些是要点,具体做到:
首先,带点词语的考试。它们的解释是有范围的,应该以书本中的注释为标准,如果解释没有按照书本,即使解释得相当精彩,在考试中也是容易失分的,因为考试答案是局限于教材的。
其次,句子解释的考试。虽说是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的意思,却宁可做成是翻译,因为今年语文的考试是全市统批,意味着将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与其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如做到字字落实。文言语句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同时做好留、补、删、换、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②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③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④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⑤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最后,开放性试题鼓励创新。鼓励张扬个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随心所欲,而要冷静思考,分析题意,按要求思维发散开去,发散的角度越多越好,然后再对这些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点,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考场作文写作技巧
五分钟审题
十分钟构思
四十分钟成文
一、五分钟审题
1.确立准确的内容
看到作文题目后,我们该写些什么?这是所有命题作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思维的发散:具体到考场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散自己的思维:
①把握话题作文,仔细审题,充分利用作文题中的提示性语言,来获得写作内容。
②围绕话题展开多层次联想,多角度拓展写作内容。
A.类似联想:由话题出发,联想到与话题同类或相似的事物,从而确定写作的内容。
B.内敛式联想:给一些宽泛型的话题添加一些限制成分,缩小话题的外延,明确写作的范围。
C.逆反式联想:从话题的反面着手,确定写作的范围和内容。
D.虚实转换联想:有些作文话题往往是从缤纷繁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一些概念,既有虚的一面,也有实的一面。
思维的归纳:即表现内容的确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下面两点:
①要写自己熟悉的内容;
②要写自己驾驭得了的内容:由同学们的认知水平、思想深度乃至于语言表达能力所决定。
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思维的归纳,一篇文章的表现内容得以最终确立。
2.突出明确的中心
为了明确点明中心,我们可以在文章内容构思好以后,围绕中心编写几段话,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是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中心,也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
①表现中心的确立存在一个是否符合题意的问题
有些同学在审题时能够注意准确把握话题的范围和内涵,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围绕中心铺展渲染的意识,结果是要么中心涣散,要么表现中心偏离题意。
②我们还要注意培养自己明确点明中心的意识。
为了明确点明中心,我们可以在文章内容构思好以后,围绕中心编写几段话,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是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中心,也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
表现中心的确立有品位高低之分
①要有深刻的思想:对科学的世界观有必要有所了解,掌握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使自己作文的立意做到深刻。
②要有小中见大的眼光:对平凡的生活现象进行
深刻的思考,有独到深刻的见解,才能够使文章中心的确立不同凡响。
④要有化实为虚的能力:在立意时展开联想和想像,跳出材料的束缚,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借助于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就可以迅速打开思路。
⑤要有时代意识:恰当地联系时代内容,就能有效地提高文章中心的品位。需要提醒的是,话题的时代特色是融在文章之中的。
⑥要有新颖的角度:通过跳出思维定势,采用逆向思维,来求得与众不同的立意。
二、十分钟构思
⒈确立合适的文体
如果所写作内容比作人的躯干,写作中心比作人的灵魂,那么文章的体裁就应该是一件衣服。一件既合身又得体的衣服,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身体的美和穿着者审美眼光的高妙。
文体的选择
①根据话题的特点来确定文体。
②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文体:大多数同学在文体上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特长,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考场上扬长避短,尽量选用自己熟悉、擅长的文体,取得最佳效果。由于生活经历和阅读面的不同,同学们所掌握的写作题材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类型的写作题材,我们也应该选择不同的文体。
文体的要求
一.记叙文
A.要处理好叙事详略的问题。
B.要处理好叙述与描写的关系。
C.要加强点题意识:文章只要能在关键处加上一些画龙点睛的语句,对话题和中心加以强化和突出,它们完全可以成为一类卷。
二议论文
A.议论文中的叙述要简洁。
B.议论文中的议论要有针对性。
⒉探究下笔的角度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侧面都能折射出特有的精彩。同样的材料,我们只要运用得当,也能表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来。
视角转换
同样一件事,观察者的身份、角度、立场、观念、态度不同,得到的印象和结论也不会相同。
一、认真审题
考场上,要写好作文,获得高分,必须尽快进入写作状态。看到题目时,要聚精会神,不慌不忙,镇定沉着,并且告诫自己,经过长期的准备,自己无论是在材料积累方面,写作技巧方面,还是写作速度方面都已胸有成竹,只要自己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就一定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来。
在进入状态后,应该立即审题。首先,把作文题仔细默读一遍,然后从作文的范围、立意、文体等方面进行审查。审题一定要认真,如果是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一定要把所给的作文材料、提示语、话题(话题作文才有)和作文要求等认真地默读一遍,对重点的字句还应该字斟句酌,否则会“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审题时对于所给的材料要明确它的寓意,对于提示语要抓住其显性信息(给予明显提示的词语),挖掘其隐性信息(含义深刻的词语),对于所给的话题,要明确它的现实意义,对于文体要求要明确体裁,如果体裁不限,可以选写自己最拿手的文体,但不要写出非驴非马的文章来。
二、大胆立意
“意犹帅也”,对于作文的立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它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立意不对就会前功尽弃,立意不好就会大为逊色。而作文要获得高分,立意时就应该大胆。大胆,就要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热点,把握时代的脉搏,如以德治国、以法治国、执政为民、西部开发、祖国统一、反腐倡廉、反恐怖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这些都是读者所关心的。关注热点,道出大家的心声,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把握时代脉搏,抒发真情实感,才容打动读者。当然,这种关注和把握应该通过侧面来反映,艺术地加以表现,而不是空喊几句口号。
三、慎重选材
立意决定之后,就要很好地围绕主题选择材料。选材时,应该持谨慎的态度,对材料百般挑剔,选取那些自己最熟悉的、最受感动的、最能反映主题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自己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或者是耳闻目睹的,也可以是从书本上、报刊上、影视中、网络里得到的。应该记住,只有最熟悉才能信手拈 来,只有最受感动才能抒发真情,打动读者,只有最能反映主题,才能使文章具有表现力。
四、快速构思
选择好材料之后,应该马上考虑怎样去安排这些材料。写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可以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事理顺序来安排材料,写议论文的,可以按事理顺序(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来安排材料,此外,还要注意那些该祥写,那些该略写,做到既先后得当,又祥略适宜。
五、巧拟文题
“题好一半文”,好的文题应该简明生动、新颖独特,为此,应该精心设计,认真推敲,仔细琢磨。能够体现新意的文题通常有下列几种:
1)以题显旨:例如,《选择博爱》(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
2)推陈出新:例如,《谏屈原书》(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
3)点石成金:例如,《毒剌》(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
4)数学式:例如,《7-1=0》(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5)巧用修辞:
(1)引用式:例如,《诚信,直叫人生死相许》(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2)比喻式:例如,《诚信,人生的通行证》(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3)比拟式:例如,《诚信,生命因你而美丽》(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4)呼告式:例如,《朋友,请带好你的护照》(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5)反问式:例如,《若有诚信,夫若何求》(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6)仿句式:例如,《诚以养德,信以修身》(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7)双关式:例如,《生命“诚”可贵》(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
六、巧妙开头
开头切忌讲些无关紧要、偏离题意的话,要尽快入题,吸引读者。为此,可以巧设悬念,以发人深思,可以引用诗词,使诗情洋溢,可以讲述故事,引人入胜,可以引用名言,使文采斐然,还可以蕴含哲理,耐人寻味……总之,开头要有统摄全篇、点明题旨、先声夺人的功效,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七、学会转折
作文时,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同学总觉得无话可写,以至所写的文章容量小,字数达不到要求,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作文的质量。这是不懂得转折入题,思路不开阔的缘故。其实,转折入题很简单,只要紧扣主题展开联想和 引申,张开想象的翅膀,由古到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正面到反面,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让自己的思路驰骋于古今中外,荡漾于天地四方,不就事论事,就会视通万里,觉得有很多东西可写。转折入题,不仅能使自己思路开阔,还能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瑰丽多姿,让人看了爱不释手。
八、段首概括
考场作文,时间有限,老师评卷的时间也很有限,在每个段落的开头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内容,既能使文章思路清晰,又能让读者(包括评卷老师)一目了然,既然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九、锤炼字句
我们懂得,文章有文采才有可读性,才有感染力,为此,写作时应该锤炼字句,努力做到字斟句酌。考场作文由于时间有限,真正做到字斟句酌是比较难的。但是,恰当地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恰当地使用特殊的句式(设问句、反问句、排比句、对偶句、倒装句、假设句等),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同时,在句子的运用上做到长短结合、整散结合,文白结合,就会使文章熠熠生辉。
十、篇末点题
在写作上,我国自古就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所以,好的文章,除了开头要好,中间容量要大之外,结尾还应该像“豹尾”那样简短有力。使文章结尾简短有力的方法很多,可以呼应开头(或题目),使首尾一贯,可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可以画龙点睛,使主题升华,可以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总之,结尾要做到精采有力,简洁扣题。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除了努力做到上述十点之外,还应做到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因为写作其实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读者(包括评卷老师)也是不能拒绝美的。
忆梦焚月/幻聆生死
倚月影望夜,流水过目,只有思念,举夜杯凝视,你的倩影,消失不见
醇香的仲夏夜,只能听见,我那无声的落泪,也许滴入酒杯,泛起微微,漪涟
举双目,延伸,想那日的别,同样的季节,不同的夜
同样的月影,不同的月阴仿佛流转思念
摆动唇边,被吸引向那苦涩的酒,即使会更愁,也愿在清醒之后,晕眩
微微颤抖,寒风过境,冻结梦境
支起疲惫,迎向更深静的天幕
微风过处,落下时间的气息,古老的时钟,不停前走,藏匿,多少言语
陈词断章,构筑多少梦幻,回荡耳畔
忆起那金秋,总爱欣赏朦胧的景致
乏倦的眼眸,接受上天的洗礼,忽发现陌生的气息
你的回望,撞上了我的双眼
相视,眷上你的眉
而你却依旧向前,踩着你的脚印,无视过路的风景,只能清晰发现你的影
不知是累了,你驻足,才发现我一追你到了天边
小丘上,你迎风浅笑,慢慢弹奏,冷清的心乐
我轻声唱着小夜曲,希望能有不同的跳跃音符,诠释,虚无的呢喃!
回家时,放慢脚步,陪你欣赏,这一秒的风景
路上的行人,街道的商店,都为你点亮,城市的霓虹灯,把黑夜照亮
你却只在乎那寂静的夜
坐在河畔的草坪上,你爱细数点点繁星,却不愿提及,你的一切
我怀疑,上帝把你降临,为了让我,跌入陷阱!
法国的冬季,让人清醒,没有白茫茫的一大地,花海在摇曳
你说,你爱它的炫,它的美,你告诉我,希望能永远在此
揪心,你没有朋友,除了我,你没有熟人,除了我,你没有亲人,至少我还有,却不能于你
整个春天,都与你在老屋度过
曾被烙下[木偶]印迹的我,终于不再坚持,想把你,拥入怀里,却被那双柔弱单薄的双手,轻轻推开
你与我的距离被无限拉向,地狱与天堂!
那个仲夏夜,我终于还是将你拥入怀里,靠在后院里的大树,伴着飒飒飞舞的落樱,你第二次笑了,似乎幻境
你对我说你的病情已无法治愈
樱花本身就是生命的昂扬,是激情,是燃烧!
如同上帝旖旎的灰烬,来救赎,我的心灵
也许我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纪的木偶,却偶然成了另一个空间的树与叶
无法再挽回,怀里的你慢慢停止呼吸,相同频率的心跳变得错落无章,温热的双手,却只能握住你渐冷的尸体
没有呐喊,没有哭泣,只是静静陪你入睡
感谢樱花为我们装点了这绚烂的一夜
用火柴擦出火光,点燃夜杯的酒,邀集梦幻的蓝色火焰,让你能看见
我举过窗台,点燃了倒坠天幕的月,聆听来自远方的思念,不愿多想任何一切,即使你在天堂,我在地狱
咸咸的海风苦涩了我的双眼,在悲凉的月光下,为你弹奏自创的乐谭曲,心中的无言诗表达对你不舍的依恋
我知道你为何那样淡淡哀伤,只因你明白离别的难耐,我只你为何如此飘渺,只因你了解我没有你的日子里,连生气和宣泄都无法表现,我只你为何那斯不舍,只因你体谅我也对你难以释怀!
获已经熄灭,我将就灌入咽喉,沿着杯边的毒药一起融化,祥和你一起升入天堂,谁知你我仍相隔人界
天堂纯洁的天使,你挥翅等待,满脸泪水
地狱哭泣的恶魔,我折断自己尖锐的毒角
天堂与地狱同时传来了呼唤:
[我喜欢你的毒角,我可以依它找到你]
[我回忆你那笑脸,最后一次微笑的笑脸]
好复杂啊~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沟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
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汉语的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只记得这个~
细娃日细娃——搞起耍!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名词规范化
周明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内外科技交流的日益频繁,科技名词的统一工作日显重要。而且,科学技术的成果已经广泛地进入社会生活,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名词进入人们的日常语言。因此,科技名词的统一工作,也就是科技名词的规范化,理所当然属于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87年国务院又批复了该委员会公布的第一个学科的规范名词———《天文学名词》。并要求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新闻出版单位遵照使用,同时要求以上各单位对该委员会今后公布的各学科的规范名词也要遵照使用。为了贯彻国务院的指示,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又联合发文,重申了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明确要求新闻单位、出版单位和教育部门在各种传播媒介、书刊和教材中使用规范科技名词。“特别是各种工具书,应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规范名词,作为衡量该书质量的标准之一。”
贯彻规范科技名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与国际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很大一部分科技名词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而且由于“译出多门”,很容易出现“一词多译”的情况。一个外文科技名词译成几个甚至十几个中文对应词的现象并不罕见,严重影响了学术交流和科技知识的普及,甚至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由于名词统一工作曾一度中断,加上这项工作任务艰巨,已经审定公布的规范名词在浩如烟海的科技名词中仅占了极小一部分;又由于每一个学科的“规范名词”印数不过三四千册,宣传推广不够,因此,已经公布的规范名词还远未得到普遍认同,现有出版物中不使用规范名词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规范性工具书,自然应肩负起在更大的范围里宣传贯彻规范科技名词的任务。
但是,在辞书编纂中贯彻规范科技名词也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对专科辞书而言,编者都是该学科的专家,本来应该比较容易,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名词术语规范化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规范名词发行数量有限,许多编者往往习惯于使用原先接受的名词术语,常常不能主动、全面地贯彻规范名词。语文辞书的情况就更加值得注意了。汉语辞书的编者主体是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双语辞书的编者则多出身于外语专业,他们具有相当的汉语水平和外语水平,但大都不大熟悉科学技术。因此,遇到科技名词时就不容易准确判定它们是否规范。从六次国家图书奖和五次国家辞书奖的评奖情况来看,由于科技名词不规范而与奖项失之交臂的语文辞书不在少数。可见,贯彻国务院的指示,实现科技名词规范化还任重而道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商务印书馆和上海辞书出版社等单位对这个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他们在修订《辞海》《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等辞书时,在编修和审稿的过程中,都配备了具有辞书编纂经验并具有丰富科技知识的专家,十分强调使用规范科技名词,尽量避免使用非规范名词,以全面贯彻包括科技名词规范化在内的现代汉语规范化。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一大批字典、词典的书名中加上了“规范”二字,但其中不规范的科技名词却随处可见。号称“规范”,却无视国务院的指示,或是对贯彻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是由于作者队伍组成等原因而无能力完成这一任务。由于书名中的“规范”二字对读者有很大的诱惑力,极易产生误导,造成的后果就更加严重。这一情况应该引起学术界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这些辞书的编者和出版者也应加强自律,改变目前的不正常情况。
截至2005年年底,已经审定公布的规范名词只有66种,但已有二十几万条之多,而且涉及几十个一级学科和几百个二级学科。要全面领会并在辞书中加以贯彻,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相信,只要编者和出版者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注意,就有可能逐步加以解决。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就,不断改进、完善,这对继续完成包括科技名词规范化在内的现代汉语规范化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应该是不无益处的。
估计你看到这个时已经考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