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停车位城市有很多,有些银行办理业务或者是写字楼等等。但近日,在成都一女子,占用了共同停车位,逾40小时后,车轮轮胎气被放掉。
7月23日是周日,家住成都的孙小姐,去朋友住在蜀汉路的千和馨城小区,在附近吃晚饭,孙小姐把车辆停放在小区旁边,中国平安蜀汉路网点的免费停车位上,晚饭后喝了酒直接回家,两天后前来取车却发现,车的两个后轮遭放气了。孙小姐说,这是她第三次使用中国平安的停车位,前两次停放时,第一次保安口头警告不允许停放,第二次车的挡风玻璃上直接被贴条“禁止停车,后果自负”。
对于这两次的劝告,孙小姐都没有予以理会。“停车场没有公示不允许停车,我是中国平安的客户,只是晚上偶尔停放一下看望朋友。”孙小姐找到中国平安保安和相关负责人对质,对方否认是自己所为,并且索要证据,无奈孙小姐向中国平安投诉。即便我占用了停车位,是否可以采取更加正规的方法来制止?而不是直接把车辆放气。”孙小姐说,对质无果后,她报了警,警方抵达了现场,帮她把轮胎气充好。从这两三天的使用情况来看,车胎轮胎状况良好。不过,她对此依然愤愤不平,一定要找中国平安讨要说法,并要求对方赔礼道歉。
在无证据时,中国平安蜀汉路网点相关负责人唐姓经理对放气行为予以否认。最后孙小姐找到了一段监控,该监控视频显示,孙小姐的车辆是7月23日晚上9时许停放入位,7月25日下午2时许开走。7月24日8时34分,中国平安保安身穿蓝色工装,四周张望一圈,从树下绕到车的左后轮,蹲了下来,再绕到车的右后轮,对着车轮放气,整个过程持续不到一分钟。
中国平安道出原委,唐姓经理说:“如果核实确实是我们的保安所为,我们会对他予以批评教育。”他答复了三点,第一,孙小姐长期占用公用资源;第二,公司不会授权任何人去放车辆的气;第三,保安与中国平安没有任何直接雇佣关系。唐经理说,孙小姐虽然是中国平安的客户,但她每次来并不办理业务,只是为了停车,他至少看到过孙小姐五次以上,每次一停就是好几天,因此他对孙小姐的车印象深刻,最初保安给予口头警告,第二次还贴了“禁止停车、后果自负”的条子在挡风玻璃上,但孙小姐仍然不听劝阻来停车。停车场属于公共资源,免费提供给顾客使用,这种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的行为对其他顾客不公平,孙小姐无视保安劝告,轮胎被放气属于自己行为导致的“后果自负”。
为了方便办事人员临时停车,经商家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后,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划有一些公共停车位。然而,商户和停车人之间的矛盾经常发生,一方面是商户认为“是我申请的,就该只供我的客户用”,而一些车主则认为,既然是“公共停车位”,那就是“你停我停大家停”。此外,一些“不自觉的车主”将其当做长期的、免费停车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记者采访时,就有商户向记者反映,个别车主将公共停车位当成免费停车场,从早停到晚,“这不是政府设立公共停车位的初衷。说小了,是个人道德问题;说大了,是浪费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