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公司猫腻有哪些

2024-12-02 01:55:3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所谓猫腻就是指一些奇臭难闻、见不得光、躲躲藏藏、偷偷摸摸的暗箱操作。装修猫腻是指用非正当手段赚取或骗取客户的钱财的丑恶行为。这里的“赚取”指的是,客户明明知道上当了,但也只好就范;“骗取”指的是,偷偷摸摸地把客户的钱“拿”走,客户一无所知。 猫腻一:签合同时,故意埋下“伏笔”,如规定“装修中若原品牌材料没货时,乙方(装饰公司)可临时更换相同型号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借口货用完了,以次充好,从中赚取差价。 猫腻二:劝说业主水电改造的项目要做好,不能在这上面图省钱,否则日后麻烦更多,然后大兴土木,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猫腻三:丈量标准不明确,采用多报米数、平方米数或重复计价的方法多收费。   猫腻四:“减料”可挡,“偷工”难防。有些公司会采取省略某个程序、减少某项工艺的方法,来牟取暴利。偷工”关系到整个装修的质量和实际造价。 猫腻五:抓住业主关心单项价格的心理,故意模糊报价和工艺说明,如材料、规格、等级等。   一些不良的装修公司多采取“模糊报价、低价切入”的方式。消费者要留意装修公司提供的报价单,应清楚表达每个部位的尺寸、做法、用料(包括品牌、型号)、单价以及工艺标准。 猫腻六:报价单上恶意漏项,给人一种整体价格便宜的错觉,如漏掉包门套、窗套等项目,等到施工时再向业主提起,那时业主不得不增项。不少业主往往关心总报价,而忽略了报价单上一些具体的项目,工程完工后,才发现比预计的多掏了几万块钱。 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隐蔽工程,如电的暗装布线、水管的地下铺设、下水道的改造等,由于装修完成时,会被外皮及地砖遮盖,不容易被发现。有些施工队在施工时会偷工减料或在结算时多报数量,这些都是我们在装修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回答2:

1、巧设合同猫腻
混淆材料笼统报价,混淆概念多算费用是个别家装公司惯用的伎俩。签约时将某一材料笼统报价计算,施工时更换单项材料,从中赚取差价。此外,还炮制一些不具体或可多种解释的条款,借以金蝉脱壳。

2、低报价招揽业务,开工后再增项
个别装修公司在客户要求报价时,先删减项目给出低于其他公司的报价,形成“低预算“吸引消费者签单。在施工过程中,再把删减的项目作为增项,把钱涨回来,形成”高决算“。完工后,消费者发现,结算的费用比预算要高出许多。

3、设计师故意增项,多拿提成
有的设计师在接单后,为了多拿公司的提成,不顾消费者家中的实际情况,故意增加装修项目:如不需做隔断的地方添个隔断,没必要吊顶的地方吊顶等等。通过一番“设计”后,装修报价大幅高于原预算。

4、材料采购以次充好
在包工包料的装修中,个别施工队在采购材料时做手脚,有些以低劣的商品冒充名牌产品,以低价次品充当正品等等。

5、谎报测量面积
个别装潢公司在施工面积上谎报、多报,如在计算涂刷墙面乳胶漆时,没有将门窗面积扣除,或者将墙面长宽增加,以增加装修预算。

6、转换材料计量单位
巧妙转换材料计量单位,是装潢公司赚取利润最常用、最隐蔽的手法。

回答3:

模糊所选主材的品质、级别、规格 这是不规范的装修公司较为常用的伎俩,虽然写明了需要某些材料,表明了材料需要的数量,但是却没有说明到底选用什么品质的、什么品牌的、什么规格的材料。针对这种装修公司猫腻,业主可以要求装修公司明确地将所用材料的品质、级别、规格型号等参数在预算表上标注出来,以供日后安装、使用时参考。

回答4:

有些装修公司会重复计算。如“打槽”(线槽等),一些公司混淆概念,收取杂项费后,再另收打槽费。其实,打槽就是杂项的一种。再如混淆色漆和清漆收费,一般而言,柜子外刷色漆,柜内刷清漆,但一些公司在收费时,色漆却要收取两次费用,理由是,上色漆前要先刷清漆。

回答5:

拉低某个单项的价格,比如有个业主知道地板、瓷砖目前的单价,但是他并不一定了解地板安装、贴瓷砖的人工费用,于是他把地板、瓷砖的价格砍下来了,却在人工费用上吃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