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宜兴的陶器被称为“紫砂”呢?

2025-04-14 15:41:1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紫砂泥只产于中国宜兴,是独一无二,不可以复制的。虽然有些泥土烧出的陶器也像紫砂一样为紫红色,而且也是无釉细陶,但他们都不能称为紫砂陶,因为在品质上,他们与宜兴紫砂有着明显的差异。

比如广西培兴的朱泥紫砂陶,云南建水的紫陶,是我国著名的红泥陶,都是当地出产的紫色泥土烧成的,外表也不上釉,也有不错的宜茶性能,但不是紫砂陶;另外,安徽宁国紫砂陶器,是用当地出的紫泥烧制的,性能也与宜兴紫砂近似,但与宜兴紫砂泥还是有所不同,只有江苏宜兴所产的紫砂泥才是正宗的紫砂泥。

回答2:

紫砂陶是不挂釉的紫红色陶器。其原料是单矿原成泥,不需要加配其他黏性或脊性原料就能单独成陶。紫砂泥制成器物,烧成之后,表面光滑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断面就更为明显,故称之为“紫砂”。

清代有人这样称颂紫砂陶:“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种神奇的、能与黄金珠宝比价的物质,是上天赋予宜兴鼎蜀镇一带独特的矿产蕴藏。

宜兴紫砂工艺厂藏有“汉君壶”一具,邵陆大制壶,于右任书。淡紫泥,制作周正,工整质朴,壶身镌“汉文先生,右任”六字行楷。通高8.1厘米、口径6.6厘米。《宜兴紫砂》一书有收录。

回答3:

‍‍

宜兴紫砂陶器是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其制品通称"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宜兴紫砂陶器在国际间闻名已来,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著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现在紫砂工艺又继续在早期砂器基础上不断地承袭与发展,将紫砂艺术推向更臻完美的境界。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此项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艺林。并以其独特的原料材质,精湛的手工技艺,古朴的自然色泽和百态千姿的造型艺术,在工艺美术苑林中独树一帜,异纷存彩、经久不衰。

由于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其制品通称"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紫砂经过生产、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经久不衰。宜兴紫砂从明、清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其产品畅销国内外,日本也以紫砂为珍品而来华学习造壶技术。此外,宜兴紫砂茶壶更与中国茶同销欧洲,成为欧洲制壶的蓝本,足见宜兴紫砂的珍贵。

宜兴陶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五千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开始在这个土地上制陶。我们宜兴陶瓷的特点是在历史上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五千多年来,不管什么朝代,宜兴陶瓷一直制,一直有。在宜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亡了吴国之后,就弃官隐退,带着美女西施乘一叶轻舟来到太湖之滨的宜兴定居,并以制陶为业。后来当地人尊奉他为陶业祖师,称他为"陶朱公"。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千百年过去了,作为陶都的宜兴,最为知名的是它的紫砂陶。可以说宜兴的紫砂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