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述储层评价标准,在单井或剖面储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相带展布规律和储层主控因素分析,对库车东部地区进行储层评价。
1.吉迪克组砂泥岩段
滨湖带为Ⅰ类、Ⅱ类储层发育区,据此推测阳北野云地区可能发育有好的储层。
库车东部依奇克里克剖面、吐格尔明剖面储层物性好,平均孔隙度为17.099%~20.747%,平均渗透率为19.994×10-3~39.235×10-3μm2,储层厚度大,总体评价以Ⅰ类储层为主。吐孜井下平均孔隙度为9.2%~11.98%,平均渗透率为2.26×10-3~5.09×10-3μm2,总体评价以Ⅱ类储层为主。库车东部地区南部的提尔根、轮台、牙哈、东秋井区,平均孔隙度为11.91%~14.91%,平均渗透率为5.994×10-3~61.99×10-3μm2,总体评价为Ⅱ类储层区。迪那、亚肯等井区处于湖体中心位置,灰质、膏质胶结致密,储层物性稍差,总体评价为Ⅲ类、Ⅳ类储层区(图7-13)。
图7-13 库车坳陷东部吉迪克组砂泥岩段储层评价
图7-14 库车坳陷东部吉迪克组膏泥岩段储层评价
图7-15 库车坳陷东部吉迪克组砂砾岩段储层评价
2.吉迪克组膏泥岩段
滨湖带储层物性好,以提尔根、轮台地区为好储层分布区。
该段沉积时水体较深,湖水面扩大;岩性以大套泥岩、膏泥岩为主,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依奇克里克、吐格尔明露头及南部的牙哈、提尔根、轮台井区,平均孔隙度为9.04%~14.23%,平均渗透率为0.021×10-3~53.47×10-3μm2,总体评价为Ⅱ类储层区。但东南方向的轮台、提尔根地区储层物性更好,平均孔隙度大于12%。湖中心位置的东秋、迪那、亚肯地区,砂层不发育,储层物性较差,总体评价为Ⅲ和Ⅳ类储层区(图7-14)。
3.吉迪克组砂砾岩段
南部储层物性明显好于北部吐孜、迪那地区,牙哈、轮台地区为Ⅰ类储层发育区。
北部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沉积,砂砾岩、砾岩储层多,泥质杂基含量高,储层物性差,平均孔隙度均小于6%,总体评价为非储层区。南部提尔根、亚肯、东秋主体以辫状河、辫状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的中-粗砂岩、中-细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为主,储层物性较好,平均孔隙度为9.41%~14.91%,平均渗透率为1.82×10-3~121.87×10-3μm2,总体评价为Ⅱ类储层区。牙哈、轮台井区储层物性更好,平均孔隙度为16.48%~19.1%,平均渗透率为26.02×10-3~74.24×10-3μm2,总体评价为Ⅰ类储层发育区(图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