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黑孩形象及这个形象的象征意义

2025-03-29 13:10:3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黑孩形象:

黑孩给我们的印象首先是对生活的坚忍。这是源于凄苦生活的磨练。他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又下关东,后母经常虐待他,以致是他“动不动就像一尊石像一样发呆。”在沉郁缄默的外表下,谁也猜不透他心底压抑着多少苦痛。

沉重现实铸成他的冷漠坚韧性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对现实苦痛的坚忍。小铁匠的奴役、打骂;老铁匠的冷漠无情;拉风箱的吃力、炙考,他都以巨大的毅力承受着,他早就习惯了这种非人的生活。

二是他冷漠中透射着倔强。黑孩从不说一句话,很少用正眼看人,连对关心他的菊子的关心,只“抓起一把土,按在伤指上”。拉风箱时“火焰考得他皮肤像针尖刺着一样疼痛”,善良的菊子拉他离开工匠棚,他却狠狠地咬了菊子一口。

他的冷漠,倔强,是他长期生活在没有感情的世界里的结果。

象征意义:

一方面,这是作者对生存体验的开拓:黑孩子能够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苦难,他在滴水成冰的严寒天气里,只穿一条短裤,光着背,赤着双脚;他能够将烧红的钢铁攥在手里;他能够对自己身上的伤口熟视无睹。

他具有幻想的能力,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奇异而美丽的事物,他能够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他能嗅到别人嗅不到的气味,正因为他具有了这些非同寻常之处,所以他感受到的世界就是在常人看来显得既奇特又新鲜的世界。

所以他就用自己的眼睛开拓了人类的视野,所以他就用自己的体验丰富了人类的体验,所以他既是我又超出了我,他既是人又超越了人。

另一方面,也有叙事策略上的功能:男孩拙于人事而敏感于自然和本性,对世界充满了感性的认知。由于对人事的一知半解,所以总是歪曲地理解成人世界的复杂纠葛 ,错误地并充满了谐趣地解释各种事物。

这种未成熟的叙述形态与小说所根据现实生活内容而表达的真实意向之间形成一种张力,也同样构成了复调的叙述。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里的主角,小黑孩是个孤儿,从小缺乏父亲的教导且总是受到继母的虐待,这从小黑孩的外貌就可以看出来:孩子赤着脚,光着脊梁,穿一条又肥又长的白底带绿条条的大裤头子,裤头上染着一块块的污渍,有的像青草的汁液,有的像干结的鼻血。裤头的下沿齐着膝盖。

孩子的小腿上布满了闪亮的小疤点。他的头很大,脖子细长,挑着这样一个大脑袋显得随时都有压折的危险。文章中写小黑孩被继母从睡梦中打醒去挑水的段落写的比较细致。

小黑孩的遭遇使得他的性格变得沉默、倔强而孤独,感情世界也变得空虚,从不愿意主动跟别人打交道。而处在乡村社群中心的青年们,他们对于黑孩从没有屑于理解。

小黑孩和小石匠被派到滞洪闸工地干活挣工分 ,受到了小石匠以及美丽善良的菊子姑娘的保护。但因为继母虐待的阴影以及他对菊子姑娘一种隐隐的情愫 ,他甚至咬了菊子姑娘 ,在小石匠和小铁匠打架时,意外地帮欺负他的小铁匠去打小石匠。

小铁匠动不动就让黑孩去偷地瓜和红萝卜,因为黑孩视觉上的幻觉 ,他把红萝卜看成了有着金色外壳包着银色液体的透明的红萝卜,从此对红萝卜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最后当小铁匠把他的萝卜扔进了水里再也找不到时,黑孩钻进了萝卜地, 把所有正在成长的红萝卜都拔了出来。小黑孩的遭遇使得他的性格变得沉默、倔强而孤独,感情世界也变得空虚,从不愿意主动跟别人打交道。

而处在乡村社群中心的青年们,他们对于黑孩从没有屑于理解。小黑孩和小石匠被派到滞洪闸工地干活挣工分 ,受到了小石匠以及美丽善良的菊子姑娘的保护。但因为继母虐待的阴影以及他对菊子姑娘一种隐隐的情愫 。

他甚至咬了菊子姑娘 ,在小石匠和小铁匠打架时,意外地帮欺负他的小铁匠去打小石匠。小铁匠动不动就让黑孩去偷地瓜和红萝卜,因为黑孩视觉上的幻觉 ,他把红萝卜看成了有着金色外壳包着银色液体的透明的红萝卜。

从此对红萝卜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最后当小铁匠把他的萝卜扔进了水里再也找不到时,黑孩钻进了萝卜地, 把所有正在成长的红萝卜都拔了出来。

回答2:

黑孩从一出场就被定位为弱者,他才十岁左右而且相比同龄的小孩又矮又小,在初冬的时节,身上还只穿着他闯关东的父亲留下的一条污渍斑斑的大裤衩。那数得出肋巴骨的鸡胸脯,脊背上、腿上闪亮的伤疤,说明他受到后娘怎样残酷的虐待。象征着作者对生存体验的开拓。

黑孩给读者的感受最深的是他对美的追求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一个封闭了内心的孩子对声色音味触觉的敏感远远超越常人,充满神秘。

作品写出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写出了外在世界生活中的人和事在一个孩子心中的折射,写出了一个孩子的心态。这是一个被畸形的社会扭曲了的畸形的心灵。在他孤独的内心中,各种感觉异常敏锐。

扩展资料

黑孩从小就失去父母亲的爱,在继母的打骂中、在饥饿和寒冷的折磨中生存。这种残缺的生命经历使他从小就有别于正常儿童,很少开口讲话。在那个时代,人们自己都顾及不了自己,同村的人们对黑孩也只有口头的可怜而已。

但邻村的菊子姑娘却没有像别人一样拿他的可怜来取乐。不管是菊子的母性还是只是大姐姐的那份关怀,她的关心疼爱触动了黑孩内心深处早已泯灭的温情。

在刚见面,菊子一连串的问话没有得到他的回答,却也有了回应,“孩子的两个耳朵动了动”“黑孩感动地仰起脸,望着姑娘浑圆的下巴。他的鼻子吸了一下”。

在劳动中他陷入想象,神奇的气体,美妙的声音,使“他脸色渐渐红润起来,嘴角上漾起动人的微笑”。我们几乎无法想象黑孩竟然还会微笑,造成这种变化的无疑就是菊子对他的发自内心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