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九野”,唐代王冰这样注解:《尔雅》曰:邑外为郊,郊外为甸,甸外为牧,牧外为林,林外为坰,坰外为野,言其远也。明代《类经》注云:九野者,即洛书九宫、禹贡九州之义。九宫是指八卦之宫加上中央。《辞源》注解:1、指九州,2、八方加上中央,即九天。
根据《黄帝内经》三部九候论篇,九野指的是九州,即指中国的大地。具体而言,九野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这些地区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由不同的山川、河流、气候等因素所形成的,因此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