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观后感

给篇曹禺的《日出》观后感!
2024-11-14 04:32:5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看完《日出》,发现曹禺老先生的笔挺有意思,不论角色大小,戏份多少,一律是精工细雕、潜心刻画,很有点人人平等的民主意识;曹禺老先生的这枝笔没有“角色歧视”,绝对不会因为是主角就浓墨重彩,是配角就轻描淡写,有时候甚至对一些小人物也会不惜工本地大加渲染,让人读来如见其人,传神之至。如果说十个人读完《日出》,领会出十个潘月亭、十个陈白露,那,也绝对只有一个王福升,一个黄省三。王福升是个小人物,不是仔仔细细一字不漏地看完《日出》,是很容易忽略这个小角色的。然而,我相信曹禺在写《日出》的时候,一定是在这个小人物身上下了不少工夫。这不仅是个贯穿全剧戏份颇重的角色,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锁链--事实上,作者不光是想让这个旅馆茶房起到连接人物与人物、幕与幕之间的联系作用,更多的是想通过一个王福升写出当时相当一大部分人的生活和心态。王福升欺软怕硬。对于社会地位不如自己的,向来是恶语相加,极尽漫骂欺压之能事,就像阿Q看到小尼姑一样。看到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干活的工人,他就骂他们“天生吃窝窝头就咸菜的脑袋”、“天生的穷骨头”;碰到落魄潦倒的失业小书记,他更是摆出一副流氓的架势。当然,他也偶尔也会显露出对有钱人的鄙夷之情,阿Q一下。比如他讲到顾八奶奶,便讽刺她“老来俏”,“人老心不老”。不过他也很现实,为了能养家糊口,他一向是八面玲珑、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旅馆里的每一个有钱人,极尽奉承献媚之本领。王福升这种矛盾的性格在一次接听电话时表现得淋漓尽致--电话是金八,一个有权有势的大地痞打来的,然而王一开始并不知道,于是好戏便开场了--“喂,你哪儿?你哪儿?你管儿?..我问你哪儿,我问你要哪儿,你管我哪儿?..”..然而当王得知对方的庐山真面目后,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你姓金?啊,...哪,..您老人家是金八爷!..我不知道是您老人家。..”这时,金八当然不会饶过这个不知好歹的小茶房。不过一向逆来顺受惯的王福升仿佛很光荣地听着对面传来的阵阵漫骂,还不时地答应着“是...是...您骂得对!您骂得对!”这时,一个小茶房两面派的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了。让人不由对曹禺老先生这支生花妙笔佩服得五体投地。福升身上有许多阿Q的特质,然而,他也有自己的特点:他狡诈世故非常圆滑,不同于阿Q的迂腐死板;他的圆滑也帮助他在残酷的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不至于落得一个临死都不知道怎么会死的悲惨下场。我想,作者之所以没有给王福升安排一个阿Q式的“传奇”结局,或许是为了塑造一个更为大众化的小人物形象,用他的大众化来代表那个时代的那一批人,用他们仰人鼻息、苟且度日的生活形态来衬托一个金钱至上、弱肉强食的严酷社会背景。如果说王福升的形象还不足以描绘当时“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现实,那剧中的另一个小人物 -- 黄省三便是一个更鲜活的例子。黄省三一出场,作者就大笔一挥,破例用大半页的篇幅给他作了个“速写”。这段描写在整个剧本中是少有的详细,也是绝对的精彩。黄省三是这样亮相的——“...他很畏缩地走进,带着惭愧和惶恐的神气。惨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嘴唇冻得发紫...一双乞怜的眼睛不安地四面张望着...”和王福升一样,黄省三的亮相后面也有着成百上千黄省三们的影子。他们畏畏缩缩,胆战心惊地过日子,很可能就这么小心谨慎地过一辈子。可是,曹禺老先生却偏偏不这么写,黄省三已经小心谨慎了四十几年,作者不想让他的下半辈子在平庸和平静中度过。于是,他失业了。老实胆怯的黄省三找到了经理秘书李石清,向他诉苦。这一出简直像是一个小职员的自白,从黄的独白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一个兢兢业业的小职员在社会中的辛酸与无奈。他善良老实,卖命地工作,从来没有卡公司的油;他念过书,有自尊心,从来没干过违法乱纪的勾当...一个典型的安分守己的好公民。可是,他失业了。因为没钱,他的老婆跟人跑了;家里一大堆孩子饿得直叫;付不出房租,眼看就要露宿街头;自己身上也有一大堆毛病没法治...就是这么一个可怜到家的小人物,奔走求告了半天,也没讨来一丝同情,更不要说工作了。这时候的黄省三已经够可怜的了,可是作者还嫌不够。原来的黄省三老实本分,现在失业的黄省三窝囊潦倒...作者决心让他做一件既不本分也不窝囊的事情--于是曹禺老先生又大笔一挥,这下黄省三出名了--他用鸦片烟毒死了自己的孩子,轮到自己了,却没有鸦片了,于是他就去跳河,又没跳成。虽然尾声部分还是挺窝囊,至少老实窝囊的黄省三还是做了一件能上报纸的事。黄省三的最后一次亮相比他的出场更具戏剧性--“他幽然地进来,如同吹来了一阵阴风。他叫人想起鬼,想起从坟墓里夜半爬出来的僵尸。”“他的神色阴惨,没有表情,不会笑,仿佛也不大会哭...”--黄省三疯了。黄省三的悲剧结局又让我想起阿Q。然而,除了怯懦,黄的身上没有阿Q的一切缺点。可是他的结局却比阿Q更悲惨--阿Q是活得糊涂,死得更糊涂;黄省三却是活得认真,死得也清醒。他是在把一切能让他苟且度日的法子都想清楚了之后再下最后的决心的。他寻死前一定也反复地挣扎过--可是严酷的社会现状由不得他活--尽管他曾是多么的老实本分,兢兢业业。《日出》是出悲剧。剧里的人死的死,疯的疯,活着的大多也快死,或者快疯了:陈白露自杀了;小东西自杀了;黄省三疯了,李石清、潘月亭也快了。这些固然能让人掩卷遐思上半晌,可是我仍然觉得那些小人物的命运更能触人心弦,更能揭示出在当时那个社会中人们互相倾扎、谋取生存空间的残酷事实,使人觉醒,催人奋进--或许这就是曹禺老先生写《日出》的用意所在吧。
四幕话剧《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剧本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状态。在艺术创作上,该剧采用了横断面的描写,力求表现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剧本《日出》的节选部分主要表现了潘月亭与李石清之间的明争暗斗,在人物对话当中鲜明地表现出两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潘月亭是大丰银行的经理,他老奸巨滑、深谙世故、心狠手辣、藏而不露……

当潘月亭得知李石清用偷看文件的方式掌握他的底细之后,只表现出原始的愤怒:“你怎么敢——”随即又转变话锋:“石清,不不——这不算什么。不算多事。互相监督也是好的。”他一改嫌李石清多事的骄横态度,与李石清成了“一条战线”的朋友,显得异常亲密。他并非宽怒了李石清的多事之举,而是将怒不可遏深深地埋藏地心底,用缓兵之计让李石清有充分的“表演”的机会和时间,况且,“燃眉之急”的时刻,李石清还会派上用场,此等小人此时还得罪不得……

潘月亭接受李石清想做襄理的暗示:(沉吟)“昌,襄理,——是啊,只要你不嫌地位小,那件件事总可以帮忙。”他对李石清又采用了欲擒故纵之法,更显示了潘月亭的狡猾和老谋深算。

潘月亭渡过了临时的难关之后,他一改对李石清的态度。在李石清得意地描绘银行的美好前景时,他毫不隐讳地说:“有人说不定要宣传我银行的准备金不够?”“说我的银行这一年简直没有赚钱,眼看着就要关门。”“同人背后骂我是个老浑蛋,瞎了眼,昏了头,叫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华来做我的襄理。”潘月亭对李石清的憎恨和不满已溢于言表,话语中暗含嘲讽和杀机。他终于炒了李石清的鱿鱼,解除了心头之隐患:“不过你今天坐的汽车账行里是不能再替你付的。”对潘月亭再也没有利用价值的李石清转眼之间由襄理变成了扫地出门的“废物”。

在“小东西”事件和公债的问题上,潘月亭对金八爷表现出了极端的退让。这也是他深谙世故的体现。

如果潘月亭是当时社会上层人物代表的话,那么李石清就是上层与下层人物之间的枢纽。他精明、能干、咄咄逼人,然而他的自恃聪明却导致了悲剧。

李石清掌握了潘月亭已将资产全部抵押出去的抵细,自鸣得意。看到潘月亭对他的退让后,更是步步紧逼,(再顶一句)“的的确确行里不但准备资金不足,而且有点周围不灵。金八爷这次提款不就是个例子吗?”他抬出潘月亭不敢得罪的金八爷再打一打潘月亭已落了一半的气焰。看到潘月亭有些不安,李石清便抢了一句:“可是,经理,自从您宣布银行赚了钱,把银行又要盖大丰大楼的计划宣布出去,大家提款的又平稳了些。”这一“顶”一“抢”,使李石清觉得自己已操了一半的胜券。他进一步暗示潘月亭:“我总是为经理服务的。呃,呃,最近我听说襄理张先生要调到帝的地方去?”李石清乘潘月亭之虚而入,使潘月亭就范,他急功近利的心理此时已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但是,一时的占上风并没有给队带来好运气。潘月亭在他踌躇满志勾勒银行的美好前景时给了他以致命的打击—— 解雇了他。李石清恼羞成怒,在潘月亭离去后愤恨地说:“我要宰了你,宰你们这帮东西”,显赫几日的李襄理就此从上层社会中消失了。他自作聪明、急功近利、卑鄙、自私,最终落得悲剧结局。

潘月亭在辞退李石清之后,也难逃破产的命运。曹禺在剧中表现了上流社会的尔虞我诈和腐朽糜烂,表现了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揭露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本质。

回答2:

看完《日出》,发现曹禺老先生的笔挺有意思,不论角色大小,戏份多少,一律是精工细雕、潜心刻画,很有点人人平等的民主意识;曹禺老先生的这枝笔没有“角色歧视”,绝对不会因为是主角就浓墨重彩,是配角就轻描淡写,有时候甚至对一些小人物也会不惜工本地大加渲染,让人读来如见其人,传神之至。如果说十个人读完《日出》,领会出十个潘月亭、十个陈白露,那,也绝对只有一个王福升,一个黄省三。王福升是个小人物,不是仔仔细细一字不漏地看完《日出》,是很容易忽略这个小角色的。然而,我相信曹禺在写《日出》的时候,一定是在这个小人物身上下了不少工夫。这不仅是个贯穿全剧戏份颇重的角色,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锁链--事实上,作者不光是想让这个旅馆茶房起到连接人物与人物、幕与幕之间的联系作用,更多的是想通过一个王福升写出当时相当一大部分人的生活和心态。王福升欺软怕硬。对于社会地位不如自己的,向来是恶语相加,极尽漫骂欺压之能事,就像阿Q看到小尼姑一样。看到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干活的工人,他就骂他们“天生吃窝窝头就咸菜的脑袋”、“天生的穷骨头”;碰到落魄潦倒的失业小书记,他更是摆出一副流氓的架势。当然,他也偶尔也会显露出对有钱人的鄙夷之情,阿Q一下。比如他讲到顾八奶奶,便讽刺她“老来俏”,“人老心不老”。不过他也很现实,为了能养家糊口,他一向是八面玲珑、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旅馆里的每一个有钱人,极尽奉承献媚之本领。王福升这种矛盾的性格在一次接听电话时表现得淋漓尽致--电话是金八,一个有权有势的大地痞打来的,然而王一开始并不知道,于是好戏便开场了--“喂,你哪儿?你哪儿?你管儿?..我问你哪儿,我问你要哪儿,你管我哪儿?..”..然而当王得知对方的庐山真面目后,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你姓金?啊,...哪,..您老人家是金八爷!..我不知道是您老人家。..”这时,金八当然不会饶过这个不知好歹的小茶房。不过一向逆来顺受惯的王福升仿佛很光荣地听着对面传来的阵阵漫骂,还不时地答应着“是...是...您骂得对!您骂得对!”这时,一个小茶房两面派的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了。让人不由对曹禺老先生这支生花妙笔佩服得五体投地。福升身上有许多阿Q的特质,然而,他也有自己的特点:他狡诈世故非常圆滑,不同于阿Q的迂腐死板;他的圆滑也帮助他在残酷的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不至于落得一个临死都不知道怎么会死的悲惨下场。我想,作者之所以没有给王福升安排一个阿Q式的“传奇”结局,或许是为了塑造一个更为大众化的小人物形象,用他的大众化来代表那个时代的那一批人,用他们仰人鼻息、苟且度日的生活形态来衬托一个金钱至上、弱肉强食的严酷社会背景。如果说王福升的形象还不足以描绘当时“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现实,那剧中的另一个小人物 -- 黄省三便是一个更鲜活的例子。黄省三一出场,作者就大笔一挥,破例用大半页的篇幅给他作了个“速写”。这段描写在整个剧本中是少有的详细,也是绝对的精彩。黄省三是这样亮相的——“...他很畏缩地走进,带着惭愧和惶恐的神气。惨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嘴唇冻得发紫...一双乞怜的眼睛不安地四面张望着...”和王福升一样,黄省三的亮相后面也有着成百上千黄省三们的影子。他们畏畏缩缩,胆战心惊地过日子,很可能就这么小心谨慎地过一辈子。可是,曹禺老先生却偏偏不这么写,黄省三已经小心谨慎了四十几年,作者不想让他的下半辈子在平庸和平静中度过。于是,他失业了。老实胆怯的黄省三找到了经理秘书李石清,向他诉苦。这一出简直像是一个小职员的自白,从黄的独白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一个兢兢业业的小职员在社会中的辛酸与无奈。他善良老实,卖命地工作,从来没有卡公司的油;他念过书,有自尊心,从来没干过违法乱纪的勾当...一个典型的安分守己的好公民。可是,他失业了。因为没钱,他的老婆跟人跑了;家里一大堆孩子饿得直叫;付不出房租,眼看就要露宿街头;自己身上也有一大堆毛病没法治...就是这么一个可怜到家的小人物,奔走求告了半天,也没讨来一丝同情,更不要说工作了。这时候的黄省三已经够可怜的了,可是作者还嫌不够。原来的黄省三老实本分,现在失业的黄省三窝囊潦倒...作者决心让他做一件既不本分也不窝囊的事情--于是曹禺老先生又大笔一挥,这下黄省三出名了--他用鸦片烟毒死了自己的孩子,轮到自己了,却没有鸦片了,于是他就去跳河,又没跳成。虽然尾声部分还是挺窝囊,至少老实窝囊的黄省三还是做了一件能上报纸的事。黄省三的最后一次亮相比他的出场更具戏剧性--“他幽然地进来,如同吹来了一阵阴风。他叫人想起鬼,想起从坟墓里夜半爬出来的僵尸。”“他的神色阴惨,没有表情,不会笑,仿佛也不大会哭...”--黄省三疯了。黄省三的悲剧结局又让我想起阿Q。然而,除了怯懦,黄的身上没有阿Q的一切缺点。可是他的结局却比阿Q更悲惨--阿Q是活得糊涂,死得更糊涂;黄省三却是活得认真,死得也清醒。他是在把一切能让他苟且度日的法子都想清楚了之后再下最后的决心的。他寻死前一定也反复地挣扎过--可是严酷的社会现状由不得他活--尽管他曾是多么的老实本分,兢兢业业。《日出》是出悲剧。剧里的人死的死,疯的疯,活着的大多也快死,或者快疯了:陈白露自杀了;小东西自杀了;黄省三疯了,李石清、潘月亭也快了。这些固然能让人掩卷遐思上半晌,可是我仍然觉得那些小人物的命运更能触人心弦,更能揭示出在当时那个社会中人们互相倾扎、谋取生存空间的残酷事实,使人觉醒,催人奋进--或许这就是曹禺老先生写《日出》的用意所在吧。

回答3:

四幕话剧《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剧本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状态。在艺术创作上,该剧采用了横断面的描写,力求表现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剧本《日出》的节选部分主要表现了潘月亭与李石清之间的明争暗斗,在人物对话当中鲜明地表现出两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潘月亭是大丰银行的经理,他老奸巨滑、深谙世故、心狠手辣、藏而不露……

当潘月亭得知李石清用偷看文件的方式掌握他的底细之后,只表现出原始的愤怒:“你怎么敢——”随即又转变话锋:“石清,不不——这不算什么。不算多事。互相监督也是好的。”他一改嫌李石清多事的骄横态度,与李石清成了“一条战线”的朋友,显得异常亲密。他并非宽怒了李石清的多事之举,而是将怒不可遏深深地埋藏地心底,用缓兵之计让李石清有充分的“表演”的机会和时间,况且,“燃眉之急”的时刻,李石清还会派上用场,此等小人此时还得罪不得……

潘月亭接受李石清想做襄理的暗示:(沉吟)“昌,襄理,——是啊,只要你不嫌地位小,那件件事总可以帮忙。”他对李石清又采用了欲擒故纵之法,更显示了潘月亭的狡猾和老谋深算。

潘月亭渡过了临时的难关之后,他一改对李石清的态度。在李石清得意地描绘银行的美好前景时,他毫不隐讳地说:“有人说不定要宣传我银行的准备金不够?”“说我的银行这一年简直没有赚钱,眼看着就要关门。”“同人背后骂我是个老浑蛋,瞎了眼,昏了头,叫一个不学无术的三等华来做我的襄理。”潘月亭对李石清的憎恨和不满已溢于言表,话语中暗含嘲讽和杀机。他终于炒了李石清的鱿鱼,解除了心头之隐患:“不过你今天坐的汽车账行里是不能再替你付的。”对潘月亭再也没有利用价值的李石清转眼之间由襄理变成了扫地出门的“废物”。

在“小东西”事件和公债的问题上,潘月亭对金八爷表现出了极端的退让。这也是他深谙世故的体现。

如果潘月亭是当时社会上层人物代表的话,那么李石清就是上层与下层人物之间的枢纽。他精明、能干、咄咄逼人,然而他的自恃聪明却导致了悲剧。

李石清掌握了潘月亭已将资产全部抵押出去的抵细,自鸣得意。看到潘月亭对他的退让后,更是步步紧逼,(再顶一句)“的的确确行里不但准备资金不足,而且有点周围不灵。金八爷这次提款不就是个例子吗?”他抬出潘月亭不敢得罪的金八爷再打一打潘月亭已落了一半的气焰。看到潘月亭有些不安,李石清便抢了一句:“可是,经理,自从您宣布银行赚了钱,把银行又要盖大丰大楼的计划宣布出去,大家提款的又平稳了些。”这一“顶”一“抢”,使李石清觉得自己已操了一半的胜券。他进一步暗示潘月亭:“我总是为经理服务的。呃,呃,最近我听说襄理张先生要调到帝的地方去?”李石清乘潘月亭之虚而入,使潘月亭就范,他急功近利的心理此时已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但是,一时的占上风并没有给队带来好运气。潘月亭在他踌躇满志勾勒银行的美好前景时给了他以致命的打击—— 解雇了他。李石清恼羞成怒,在潘月亭离去后愤恨地说:“我要宰了你,宰你们这帮东西”,显赫几日的李襄理就此从上层社会中消失了。他自作聪明、急功近利、卑鄙、自私,最终落得悲剧结局。

潘月亭在辞退李石清之后,也难逃破产的命运。曹禺在剧中表现了上流社会的尔虞我诈和腐朽糜烂,表现了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揭露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