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来已久。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主要是:
1、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因而,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
2、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它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选择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当然就要被称为“天府之国”了。
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据考证,“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藏器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而藏之”。可见,“天府”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吏,后人用以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战国策·秦策》中记述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的一段话:“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以上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关中平原是富庶之地。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了中学教科书,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条地理常识。
“成都”成为一座城市的名字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至迟在秦代,“成都”的名称就已频频见诸典籍。《蜀王本纪》说:“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华阳国志.蜀志)也说:“(开明)九世有开明帝……开明王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
古蜀国开明王朝是当时西南一个强大的国家。开明王朝的首都最初在郫县,到开明九世时,乃迁都至成都。为什么开明王朝会产生迁部的想法呢?按(太平寰宇记)的说法是:“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原来是成都这个地方因为土地肥美,少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形成了一个大的集市,两年左右的时间又由集市衍变扩充为一座像样的城市。这时候,成都的繁华热闹已经远远超过了郫县,所以开明王朝的统治者会把首都迁至这人烟辐辏的地方。成都城所在地为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无论从交通还是自然生态条件看,都是十分优越的。开明王朝在成都建都以后,秦国宰相张仪在此基础上修筑了著名的龟化城,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成都城的城址都未发生过变化,这在中国历史中是少有的一个特例。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这是对成都得名的一种最通俗也是影响最广泛的一种说法。
还有一些有关成都得名的新的看法值得关注。比如,有一种看法认为,成都乃是远古时期一个叫“成侯”的部落居住过的地方,所以称为“成都”。《山海经》有这样的语句:“成都载天之山……成侯之山。”因此成都的“成”字极可能是生息在成都的一个古族名或国名,成为戊与丁的合体,而戊代表斧钺的形象,丁象征箭或箭射中靶子的形象,说明“成”这个部族以善于射箭和使用兵器而闻名。“都”当然是“成”这个部族的治所,也即政治、军事权力集中的地方。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成都”两字是中原人对蜀语的一种音译。当时古蜀人称自己的都城(成都)为“dudu”,也即蜀都的意思,因为古代的“蜀”字读音为“du”。中原汉人把蜀都音译作“成都”,即意指那是蜀国最后的都市,虽然夕阳无限好,但是已近黄昏了一一就在古蜀开明王朝迁都不久,秦国的金戈铁马碾碎了开明王朝的美梦,古蜀国的历史也随之画上了句号,因此成都即“最后的都市”。
第三种意见则称:古代蜀地蚕丛氏发明了城墉,因而蚕丛这支部落又被称做“崇墉”。随着朝代的更迭,到古蜀国开明王朝时,其部族仍称“崇庸”或“庸成”,简称为“成”;而“都”的意思无外乎“人之所聚亦曰都”,所以就称开明王朝的首都为“成都”了。
成都,这座西南重镇,一直以其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雄厚而知名于世。然而,成都含义为何?古今学者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兹将诸家之说简述于下,以明关于此问题的学术渊源。最早对成都二字作出解释的是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卷七二)。乐史认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宋人祝穆《方舆胜览》成都府路郡名条认为“盖取《史记》所谓三年成都之义”。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影响较大。今人王文才先生就赞同其说。他在《成都城坊考》中认为“史称:舜耕历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宋人因古语以释成都之义,亦无不可。”任乃强先生在《成都》一文中认为:“望帝杜宇新营过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义”。因为杜宇“认为建国功成,可垂久远,这个都城可以一成不变了,所以命名为成都。”李金彝、王家祐先生根据《山海经》有“成都载天”之山、“成侯之山”的文字记载,认为成都的“成”是古族名或国名,其字形为戊与丁的合体,戊是斧钺的形象,丁象箭或箭中靶形,“成侯就是以这个字来作为部落酋王的权力的象征。”“都”字在藏语中指两条河的交汇处
。按照他们的解释,成都二字的含义就应是成侯居住的(两河交汇的)地方温少峰先生则认为成都二字“不过是用中原华夏文字对蜀语‘成都’这两个音的一种对译罢了”。然后根据读音推论“成都之成是蜀人族称,其义为高原人”,“成”字是“蒲卑”二字的对译。又根据氐羌系统的普米族“很可能是古代蜀族先民的直接后裔”,在普米语中,地名末尾的“都”音是表示“地方”、“地域”,从而推测成都之“都”字也应是这个意思。由此得出结论:“‘成都’的蜀语含义是成族人的地方,换言之,即蜀族人的地方,或蒲卑人的地方刘冠群先生对于成都得名的由来提出了一种新看法。他认为:成都二字是蜀语音译的中原文字,“成都”的古蜀语读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u
du”,而蜀族的“蜀”字古代也读如现代汉语的“du”音,那么,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西禾先生在《蜀族的演进与成都聚落的形成》一文中,也对成都的得名作了考察。西文通过对古代西南地区民居形式和名称的分析,提出了成都古代的居住形式是一种称作“笼”的巢居,成都的“成”字就是重叠的“笼”,“都”字本意是水泽汇聚之地,古成都地势低洼,池沼密布,故称为“都”的新看法
沈仲常、黄家祥先生通过对考古材料的分析,特别是根据先秦至秦汉时期四川漆器铭文演变序列:成——成亭——成市——蜀郡工官,从而推测“‘成都’一名,在周秦以前不存在的可能性极大,而且也发生过变更,它是在秦汉之际出现,并在秦以后才普遍流行起来的。”至于“成都”二字的含义,沈、黄二先生未予明确的解释,只是说《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蜀王开明迁居成都的记载,“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秦汉之际人们遂将开明氏建都这个地方称之为成都了
解放前的成都
成都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2001年出土的金沙遗址,已经将成都建城历史从公元前311年提前了300年,超过了苏州,成为中国未变遗址最长久的城市。
详细的:http://baike.baidu.com/view/2585.html?wtp=tt#4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