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

2025-04-13 11:48:4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根据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主编)p20的总时延定义,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从主机A开始发送数据到主机A把数据全部发送到链路上所需要的时间叫发送时延。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依题意,主机A要发送的数据帧长度为10000bit,速率是10Mbit/s即10*10^6bit/s,那么发送时延就是:10000bit÷10000000bit/s=0.001s=1000μs从主机A到交换机的传播时延是20μs交换机接收完分组这个分组同样需要时间,按照题意是35μs然后交换机开始发送这个分组,又需要计算发送时延,由于分组长度和速率不变,仍然是1000μs接着这个分组在交换机到主机B之间的链路传递,传播时延是20μs。关于主机B要多少时间才能接收完这个分组,依题意,“从A开始发送至B接收到该分组所需的总时间”,接收到就是主机B开始接收这个分组那一个时刻,也就是分组的第一个字节到达链路末端的那个时刻,后面的时间就不管它了。总时延就是上面所有时延的和:1000+20+35+1000+20=2075μs

回答2:

解答:
p20的总时延定义,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从主机A开始发送数据到主机A把数据全部发送到链路上所需要的时间叫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
依题意,主机A要发送的数据帧长度为10000bit,速率是10Mbit/s即10*10^6bit/s,那么发送时延就是:
10000bit÷10000000bit/s=0.001s=1000μs
从主机A到交换机的传播时延是20μs
交换机接收完分组这个分组同样需要时间,按照题意是35μs
然后交换机开始发送这个分组,又需要计算发送时延,由于分组长度和速率不变,仍然是1000μs
接着这个分组在交换机到主机B之间的链路传递,传播时延是20μs。
关于主机B要多少时间才能接收完这个分组,依题意,“从A开始发送至B接收到该分组所需的总时间”,接收到就是主机B开始接收这个分组那一个时刻,也就是分组的第一个字节到达链路末端的那个时刻,后面的时间就不管它了。
总时延就是上面所有时延的和:
1000+20+35+1000+20=2075μs

回答3:

1、时间间隙:就是AB间通讯一次的时间,也就是通讯节拍,计算方法是AB间距离乘以2,然后除以通讯速率,加上双倍的通讯延迟;你的答案似乎有问题;

2、最小帧长度:就是说100Mbps的传输频率情况下,来得及传播的最小数据串长度;也就是说1000米长度上,分布100M个数据包,有多少个,然后换算为字节。你的答案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