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最大的恐龙,许多朋友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是合川马门溪龙!(目前)
这条恐龙大汉的化石是1957年在四川省合川县太和镇出土的。它身长22米,高3.5米。它的脖子很长,抬头足有10米呢!估计它活着的时候可能有25-40吨重!
马门溪龙的化石骨骼比较完整,仅缺失头部及部分肢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一直是中国以及亚洲最大的恐龙。
马门溪龙的化石现陈列在成都理工学院(前成都地质学院)的博物馆里,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是观众心目中的史前动物大明星。国内外许多自然博物馆里都陈列有它的复制品。在中外古生物教科书上以及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上都曾经介绍过它。
随着恐龙化石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深入,新的发现不断涌现。
1985年,内蒙古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在内蒙查干诺尔碱湖周围的白垩纪早期的地层中,挖掘出一具巨大的蜥脚类恐龙的化石骨架。保存的化石主要有:头后骨、部分牙齿、牙床,大部分的椎体及比较完好的四肢骨。骨架已被装架起来,现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馆中。
新发现的这具恐龙巨人的化石被命名为查干诺尔龙。它体长23米,身高6米,昂首高达12米,估计在世时体重可达60余吨。比合种马门溪龙长出1米,高出2.5米,抬头高出2米。
查干诺尔龙也是我国最大的恐龙之一。它的知名度不如马门溪龙。在辈分上,马门溪龙是老前辈,生在侏罗纪晚期;查干诺尔龙生在白垩纪早期,是小字辈。
马门溪龙和查干诺尔龙均属蜥脚类的吃植物的恐龙。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体态硕大,四足行走,长颈长尾,脑袋很小。这类恐龙是恐龙王国的金刚,它们都长得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中国、加拿大恐龙联合考察队在我国准噶尔盆地东缘的将军戈壁发掘出十几节巨大的颈椎化石,其中有一节颈椎竟长1.4米。专家鉴定认为这是一条巨型蜥脚类的颈椎骨化石,估计全长可能要超过30米!可惜它身上的遗骨大部分都不见了。
中生代时在中国的土地上曾生活过许多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它们最大的究竟有多大呢?目前还不清楚。
当然是合川马门溪龙
合川马门溪龙可以说是中国恐龙的骄傲。它的体形十分高大而雄伟,从头顶到尾尖全长达22米,身高为3.5米,估计它活着的时候体重可达26吨。合川马门溪龙的最大特点就是颈部特别长,达9米,是现生的长颈鹿的颈部长度的3倍!现生的哺乳动物,包括长颈鹿在内,都仅有7个颈椎,而马门溪龙却有19个颈椎,而与其同属蜥脚类的梁龙仅有十五个颈椎,难免会相形见绌。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人们发现的颈部最长的蜥脚类恐龙。如果它在地上行走时把脖子伸直,能轻而易举地把头伸进普通三层楼房的窗户。因此,当它用后腿站立时,可以够到高处的食物。它的颈部还特别生有肋骨,称为颈肋,也特别长,最长的可达3米,能与后面的第三个脊椎相连。这些颈肋互相连结,增强了颈部的力量,但颈部显得十分僵硬,连转动一下也很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