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先学习相关的乐理知识,如工尺谱\板眼\腔格;及相关的昆曲基本知识,如行当特点等等,当然在进行这些的时侯要多听多看昆曲的音像资料及观摩昆曲的现场演出。
第二步、可以从行腔简单的折子(如赐福\上寿)或者清曲开始入手拍起,从而初步了解昆曲的发声吐字及常用音调音符字的应用,并随之初步了解昆曲音韵与行腔的关联。
第三步、学会使用韵书工具,如韵学骊珠\圆音正考\元曲释音等,并至少熟练掌握应用其中一种以上。
第四步、选择无集曲的且第一支为散曲的折子戏进行学习,并且此折戏最好为南曲,这是由于南曲与北曲的曲式特征决定的,初学者应跟定拍先,定期跟随老师拍曲及复习,不宜回家自己独练,否则练得越勤快唱得越不靠谱。
第五步、尽可能多学习昆曲及戏剧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开始循序渐进的学习相对复杂的折子,并通过曲不离口增加熟练度,以达到可以自由的准确的演唱,并经常与老师曲友探讨以求及时得到指正。
一、听到烂熟在加入曲社前,因为实在太喜欢《游园·皂罗袍》了,自不量力的想跟着录音自学。于是上班路上听,下班路上听,到家了对着电脑还在听。总之就像是着了魔般的在那重复播放,读书时练英语听力都没这百分之一的努力。当然,结局必然是惨淡的——此乃后话,暂且按下不表。不过,我并非全无收获。那一个月里,我不敢夸口说把皂罗袍听了上千遍,但五百遍是不夸张的。虽然我依然还是那个看着谱也不着调的音痴,但在将每个音符都背下后,终于做到随便听到这曲子任何一段,都能自动接下去,隔得时间再久也不会忘——这恐怕是深刻到DNA的记忆了。此后在正式加入曲社开始学习后,我便如法炮制,每首曲子先听个烂熟,这样在请老师拍曲前,先大致克服了跑调的问题,学的人教的人都轻松许多。 二、老师拍曲在这里先要感谢下贝聿娍、柳继雁、凌继勤三位老师无比耐心的教导,让我从一个爬都爬不像样的小婴儿,进化到勉强扶着墙蹒跚而行的幼童。我爹娘经常感叹的一句话是:“我真是佩服你们那些老师的耐心,像你这么五音不全的人都能教得像模像样入了调!”——从来没在幼儿园时期教会我任何一支儿歌的他们,的确很有资格作此感慨。说回听录音自学的时候,真的是很挫折的一段经历。明明在脑中都能自动播放到每个音都不差,一张嘴就全不对了。每一个字包涵了数个音符,且音符之间的转换技法各有不同。听得出来,但就是唱不出来。正在此时,钱展平阿姨辗转听说了我迷上了昆曲的事,来问我要不要去曲社看看。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了,真是拍大了胆子,厚着脸皮蹭进了曲社,开始了折磨各位老师的历史。当时同期进社学习的姜威、杜鹃、李喆三位同学,是我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虽然我是最不成器的,但有人陪着出洋相,心里负担真是轻快不少。(相信我的存在,也是她们的自信源泉……这是绝对的。)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丹田气,什么是喷口,还有各种小腔。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再回头听相同的曲子,感受完全不同了——可以自己分析各种细微的技巧运用。这时再努力,就好比一拳头打出去,知道该往哪个地方使劲才能正中要害。 三、勤记勤唱说到做笔记的问题,其实应该并入上一部分,不过内容太多了,就分出来单独写。刚开始学曲的时候,老师前脚拍过的内容,转眼就忘了。于是老师就一遍一遍的重复,重复得我都良心不安。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后来发现稍微做一下笔记,帮助真的不小。我习惯将一些特殊的小腔标注在旁,还有轻重、缓急、气口之类的曲谱上表达不出来的经验习惯记录下来。这样照着曲谱练习的时候,就会留意到。不然的话,如果按着坏习惯一遍遍练习的话,只会越来越难纠正过来。将需要巩固的内容记下后,就是自己砸死功夫下去了。天分这东西摆在那里,大家自己心中明白。我的策略就是“笨鸟多飞”,别人动一下翅膀能飞到的距离,我就多扇两下,也能飞个差不离。虽然没有时间每天练习,但至少保证每星期一到两个晚上全心全意的唱,其他什么都不干。 四、学工尺谱刚接触昆曲的时候,通常都是从五线谱或简谱开始的。我开始学曲后,很快就毫无压力的换成了工尺谱——反正什么谱我都对不上调,都是在背熟曲调后起个提示作用。工尺谱看似深奥难懂,简单的说,就是音调符号加节拍标记,与五线谱和简谱同一道理。昆曲的竖排记录,加上工尺谱真叫一个匹配,一眼扫下来很轻松,而且每个字间的距离相等,不会失去对句子整体的把握。但我赞成尽快转换到工尺谱,还有更深的原因。在略微有所了解后,就觉得工尺谱很妙,可以说,不愧是诞生在中国的记谱方式——随性自由、讲求神达、不拘细节。与西方严格的记谱规则,恰成对比。一样的曲谱,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一旦将之转换为简谱,曲中闲适自由的味道顿失,就好像被绑住了手脚,失去想象空间。真想要心领神会昆曲的味道,工尺谱可说是不可或缺的。
你哪里人?本地有曲社就直奔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