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2018年3月21日下午,长江安庆段官洲水域发现一头死亡江豚,江豚的身体已出现腐烂现象,具体死因有待专家做进一步调查。
长航公安局安庆分局安庆派出所民警在官洲水域巡逻检查时,发现一头死亡江豚,并及时通知了相关部门前来处理。经现场查看,这头死亡江豚身长1米左右,体重20多公斤,身体已出现腐烂。目前,江豚尸体已被安庆市渔政部门运回保存。
扩展资料:
江豚的相关情况:
1、自20世纪80年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是2700多头。2006年,国际联合考察组经一个多月的调查发现,长江江豚数量已不足1800头。
2、长江江豚分布于部分长江江段及洞庭湖和鄱阳湖中,数量只有1200-1500头左右,并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估计再过10-15年,长江江豚就将灭绝。
3、洞庭湖的入江口,成百上千的采沙船,繁忙的水上交通,不仅会对长江江豚直接造成伤害,还会破坏它们的栖息地。渔民捕捞作业对江豚的误伤屡见不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长江安庆段发现一头死亡江豚
3月21日下午,长江安庆段官洲水域发现一头死亡江豚,该江豚身体已出现腐烂现象,具体死因有待专家做进一步调查。
当日下午,长航公安局安庆分局安庆派出所民警在长江安庆段官洲水域巡逻检查时,发现一头死亡江豚。经现场查看,这头死亡江豚身长1米左右,体重20多公斤,身体已出现腐烂现象。目前,死亡江豚尸体已被安庆市渔政部门运回保存。
江豚是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誉为“水中大熊猫”。2006年的首次科考,长江江豚种群数约1800头,6年后的2012年,这一数字变成1045头。根据江豚拯救联盟统计发现,仅去年就发现了20多头江豚死亡。
“江豚数量的减少,代表着长江生态系统整体的退化。”致力于江豚保护和研究的于道平教授说。关于江豚的死因,专家认为,航运、采砂、非法捕捞、水污染等都可能导致江豚死亡。拯救江豚刻不容缓,当务之急要加强长江环境综合治理,防止江豚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从根本上修复和改善长江的生态环境。
江豚属动物共有三个物种,多分布于沿海地区,有些可以进入河流。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牙齿短小,左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具有5指。尾鳍较大,呈水平状。两尾叶水平宽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背的后关部对尾鳍有较明显的隆起鳍,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厘米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
江豚生活于靠近海岸线的浅水区。主要是在沿海水域,包括浅海湾,红树林沼泽,河口和一些大的河流中。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随着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改变。觅食的时候首先快速游动,多为深潜,露出水面频繁,呼吸声也较大。该属江豚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和中国沿海等热带至暖温带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