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各种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它们都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某一历史阶段的产物,其所处的平衡状态和稳定性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就会发生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等方面的改造与转变。这是原岩在新的物理、化学环境中为建立新的平衡以达到相对稳定的必然现象。这种由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及地热流变化等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从而使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原岩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转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都是由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地表下较深的地方,但变质作用是在岩石基本处在固态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和再造;而岩浆作用则是由硅酸盐熔融体经冷凝或结晶转变成固态岩石的过程。变质作用也不同于风化作用,前者是在地面以下的较深地带,通常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而后者发生在地表或接近地表,以及常温常压下的一种外动力地质作用。
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根据原来岩石种类的不同,变质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另一类是由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副变质岩。通常变质岩以其所含特有的变质矿物和变质构造与其他岩类相区别。
变质岩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前寒武纪至新生代都有变质岩形成,但多数分布在古老的结晶地块和构造带中。在我国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变质岩均有大面积出露。在变质岩系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锰、铜、铀、刚玉、石墨、石棉等。再者,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可以具有水文、工程地质性能。因此,对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研究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