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丸就被称为“女科圣药”备受历代医家所推崇,同时,还有另外一味药, 加味逍遥丸
逍遥丸和加味逍遥丸的区别一:从组方上来说,逍遥丸的组方是: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加味逍遥丸是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丹皮、栀子两味药,又称丹栀逍遥丸。
逍遥丸和加味逍遥丸的区别二:从功效上来说,逍遥丸是临床调和肝脾的常用方剂,在妇科病中应用极为广泛, 能疏肝养血、解郁清热,最适合于肝郁血虚、郁久化热之证,临床若能悉心辨治,运用于与月经有关疾病的治疗,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其功效为舒肝健脾,养血调经。主要用于肝郁、血虚、脾弱所引起的胁痛、郁证、低热、乳癖等;肝气郁结,血为气滞,引起的月经不调、经行吐衄、崩漏等;乳腺小叶增生、囊性增生病等。
加味逍遥丸可用于迁延型或慢性肝炎的肝区身、转氨酶高、有热象的患者,以及月经不调、食欲不振、身体倦怠,属于肝郁脾虚者。亦可用于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等肝胆系统疾患的善后调理。
逍遥丸和加味逍遥丸的区别三:对于寒热不明显者多用逍遥丸,而对于体内有热的月经不调者可适当使用加味逍遥丸。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
2.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少、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
4.儿童、年老体弱、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月经量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逍遥丸
逍遥散(丸)是疏肝养血、健脾和胃的良方。中医认为,肝主藏血,喜条达而怕抑郁,凡情志不遂、暴怒及郁闷或血虚不能养肝等因素均可使肝气失其条达而横逆犯脾。因此,需疏肝养血、健脾和中,方能治之。而逍遥丸中当归和白芍能养血补肝;当归可散肝醒脾;白芍可以柔肝,二药为方剂中君药。 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和中为方剂中臣药,柴胡能疏肝解郁为佐药,薄荷清肝散郁除热、干姜温胃而和中为使药。这些药物配伍使逍遥散具有疏肝健脾和中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肝郁血虚、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食不疲乏、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 加味逍遥丸是在逍遥丸方剂中加入牡丹皮和栀子二味中药 。牡丹皮和栀子都是清热凉血的要药,具有良好的清热、除烦、凉血、止血、活血、消瘀的功能 。因此,加味逍遥丸除具有逍遥散的舒肝益血、健脾和中的功效,还具有清肝热、和营血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肝脾血虚、阴虚发热、自法、盗汗、心肾不交、怔忡不宁、面赤咽干、月经不调、小腹作痛、小便涩痛及内热烦渴等症。 别名:舒肝和血丸、丹栀舒肝丸、丹栀逍遥丸 柴胡、当归、生白芍、白术(麸炒)、茯苓(去皮)各200克,薄荷50克,丹皮、生栀子各200克,甘草50克。 [功能主治] 舒肝解郁、和血调经。用于肝郁气滞,日久化热所致之头晕目眩,午后烦热,以及妇女月经不调,食少倦怠,乳房肿痛;尤对肝郁化火而致月经超前, 痛经等月经病,效果甚佳。 [剂型、用法和剂量] 水丸,每20丸重约1克,每袋重18克。每次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在非处方用药中,使用蜜丸、硬胶囊、冲剂、片剂、口服液。服法详见药品说明书。 [注意事项] 忌气怒及生冷辛辣食物。 [说明] 原方没有牡丹皮、栀子,名逍遥丸,加入二味后名加味逍遥丸,又称丹栀逍遥丸。本品可用于迁延型或慢性肝炎的肝区身、转氨酶高、有热象的患者,以及月经不调、食欲不振、身体倦怠,属于肝郁脾虚者。亦可用于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等肝胆系统疾患的善后调理。
get必备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