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不仅有生理需要,还有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人的心理活动及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愿意被他人和社会接纳,维护自尊、增加自信,这些都是一种心理需要。批评指责往往意味着怀疑,否定,不被认同或接纳,可能使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会产生情绪障碍。但过分谨小慎微、患得患失,过分害怕他人批评指责也是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工作认认真真,做事尽善尽美,经常处于紧张不安状态,因为他们总是害怕学习工作纰漏、缺陷,害怕被同事议论或上司指责:如焦虑性人格总是内心紧张、忧虑重重,自我敏感、有不安全感及自卑感,不断追求被他人的认同和愿意得到表扬,对批评指责过分敏感;强迫性人格做事刻板固执,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凡事反复核对,关注细节,做事优柔寡断,追求完美,过分谨小慎微,内心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 情绪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在情绪抑郁状态下,心境恶劣,悲观绝望,无望感,自卑自责,消极退缩,看任何事物总是“带着有色眼镜”,强化自我负性的评价,整天忧心忡忡。在焦虑状态下,人的警觉性和敏感性增高,引发不必要的恐惧和无根据的担忧,如对自我健康和家人状况过分关注,常常预感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担心结果不尽人意,不尽完美,这也是害怕指责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一个人遭受失败或敌意增强时,容易产生挫败的心理和敌对情绪,特别是发生人际关系冲突后,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是坏人,不信任任何人,把一些友好的劝告当作是嘲讽和打击,警觉性和防御性过分增高,这样就容易产生害怕指责的心理。 有些人在生活经历中确实有过精神创伤或不良的生活事件,其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有时会对威胁到自尊心很小的事件产生过度的担忧反应。追溯害怕他人指责的原因,发现其幼年的成长经历、家长的教养观念、态度和方式对成年后的认知有很大影响。儿童最初是通过别人,特别是他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对自己的评价而开始关注自己的优劣,别人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影响作用,尤其是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些父母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动辄批评、谴责、恐吓孩子,使孩子的幼小心灵留下焦虑恐惧阴影,形成对自己缺乏自信、讨厌自我等,导致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歪曲的看问题,做任何事情总是反复担心自己会出什么差错,怕领导批评,怕同事指责看笑话,怕丢面子问题等等,从而产生了害怕别人指责的心理。 还有一部分人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或者自我能力不足,被“揠苗助长”,这种人可能会害怕指责。这些人应该建立自信,稳定心态,积极面对,珍惜机会,主动锻炼,提高创新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害怕指责,当面对指责时,应该学会正确的对待自我,学会两分法看问题。①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学会欣赏自己,自我欣赏也是一种充满自信的表现。②采取以事实为原则的态度,客观的接受他人的观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免。③积极的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我的应对能力和心理修养,同时又要摒弃完美无瑕的认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