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大鲫鱼喜欢深水还是浅水

2025-04-15 00:32:3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钓底,离底5-10公分左右。

【简介】

鲫鱼是一种下层鱼类,一般栖息在水底,除特殊天气、水情等因素影响外,很少主动上浮到水面。因此在各大水域中,钓鲫鱼都是以底钓为主。

【底钓】

优点可以避开小鱼闹窝,持久打窝,长久聚鱼,吸引鲫鱼群在此驻足。找底是关键性的因素,首先要重铅找底,再精确找底,最后挂饵调漂,确定预定钓目。在这一过程中,调漂是重要的一点要素,钓目的设定高低,决定了调漂的预定目标。鱼情好的时候选择钓灵,子线垂直状态直接受力,信号的反应快。鱼情较差时选择钓钝,子线并未绷直,一些较弱的信号无法直接反应,被弯曲状态的钓线消弱了,减少了对钓鱼人判断的干扰。

【钓浮】

特点是不断的改变垂钓的深度,浮漂的目数也在不断的变化,更多的依靠钓鱼人的感觉和经验。钓浮多选择在一些特殊天气中,阴天,降雨,涨落水等,或者特殊的鱼情中,比如鱼口不断降低,上鱼频率大降,浮漂总是无规律的轻轻晃动,但又没有鱼口,浮漂未到位就出现了停顿,上顶等动作等。钓浮时可以选用两种饵料,一种是主雾化饵,在初期使用提升诱鱼效果,第二种是次雾化饵,在引诱来鲫鱼后使用,降低对小鱼的吸引力。钓浮时钓竿和钓线不需要在同一直线上,放置钓竿干扰到浮漂,会增加失去鱼讯的可能。

回答2:

一般情况下大鲫鱼多藏深水,小鲫鱼多游弋于浅水。鲫鱼由于喜静怕惊,在深水处感到安全,故栖息于深水中较多,很多有经验钓手选择在深水中垂钓,能钓到个体大,数量多的鲫鱼。但这并不能一概而论。
由于受种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鲫鱼在某些时候也游向浅水区,如在春天产卵时节,鲫鱼为了觅食和繁衍后代而游向水草浅水区,在夏季的早,晚,浅水区水温较低,浮游生物多,吸引鲫鱼前来觅食,在下雨时节,由于大气气压低,深水中溶氧量下降,鲫鱼便向溶氧量丰富的浅水游去,入秋以后,天气转凉,水温下降,鲫鱼又游向浅水岸边觅食,冬天,天气寒冷,水温低,很多鱼类均停止觅食,但鲫鱼仍有觅食要求,在中午时分,浅水处升温快,宜于鲫鱼活动,于是它们又到浅水区活动。
只有了解了鲫鱼的活动规律,才便于决定是否选着深水处还是浅水处下钩,在选择深水于浅水时,还要注意‘深中找浅,浅中找深’的原则。因在深水中地势略高的浅处,或浅水中得凹处,均是鲫鱼群聚的场所,也是渔获量较多的地方。 要灵活运用。

回答3:

这个季节底浮都不是很好钓的个人认为还是钓底或者钓离底10公分以内效果好点

钓的技巧

1.宜拉饵钓,不宜搓饵钓;减轻饵重的目的让饵体在水体中的运行时间增长;

2.宜悬坠钓,不宜传统钓;传统钓难以达到控层的目的;

3.宜短竿钓,不宜长竿钓;长竿钓不利鱼讯语言捕捉,同时手感重,易造成眼和人体疲劳;

4.宜钓控层,不宜钓乱层;一旦中上层吃口减少、底层鱼口增多,要打主动仗,尽量设法变拉饵为搓大饵把鱼控制在底层,毕竟“底钓”的鱼讯语言和吃口容易把握和捕捉;如果鱼儿的吃口在某一泳层长期较稳定,宜调整浮漂钓“定层”,减少钓组在无鱼层的滞留时间。

“钓行程”是种技术活儿,不能照本宣科,钓手要善于总结和应变。

因其本身是相对“钓底”、“钓定层”、“钓翻身”而言,我们常说的“钓浮”一定意义上就是除钓底层外的“钓定层”,它是建立在鱼情稳定的水层上,而“钓行程”是在鱼情不稳定、鱼层乱、鱼口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应对办法。

回答4:

冷天钓深,热天钓浅,不冷不热钓不深不浅。水肥钓浅,水瘦钓深,。。。。。。。。。。气压高钓底,气压低钓浮水草旁,角落里,石桥下都是鲫鱼藏身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