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学校开学有什么仪式吗?

开学啦!! 大学那会儿除了交钱,没别的事。
2025-04-15 11:11:3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古代开学有开蒙仪式。
开蒙礼即古代启蒙教育之初举行的“拜师礼”。中国是有数千年的文明古国,是个礼仪之邦。从古到今,民间就流传着周岁儿童“抓周”、学龄儿童“开蒙”、成丁之日的“及笄礼”“加冠礼”(成人)等礼仪习俗。在古代,儿童开始识字称“开蒙”,开蒙之际要举行“开蒙礼”,开蒙礼的重要内容是拜孔子。我们在孔庙(文庙)举行开蒙礼,故称“开蒙圣礼”。 开蒙礼既是祖国传统的礼仪习俗、礼仪文化,又是当今对孩子一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开篇之笔。参加对象为5-6岁儿童,是幼儿园毕业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在文庙举办生动而庄严的开蒙礼仪式,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孔子,感知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德育教育的第一课,将对儿童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行过“开笔礼”,孩子们就正式入学读书,开始学知识、学做人。
建议参考以下连接:http://www.xsnet.cn/2011_subject/subject3/program1/2157255.shtml

回答2:

古代的学校分为好多种,根据规格和开办方式不同,有私塾、乡学、太学等等。自有了完善的科举考试制度后,学子入学的目的就是进入仕途,学生们一面学习一面参加科举考试,逐级挑战,有人早早的就金榜题名,也有人屡试不第蹉跎终生。因此,古代的学制并不像今天这样有规律,有全国性的、正式统一的开学、结业这样的仪式。一般来说,孩子们在4至6岁间被父母送入学堂,专门拜某一人为师,老师为学童举行一个“开蒙”(或称“开笔”)的仪式,就是跪拜孔圣、跪拜老师、聆听规范,同时父母向老师缴纳学费,有的还要设宴款待。老师用毛笔蘸朱砂,给学童点在额头;取墨汁给其点在双手,意味着孩子从此开了智慧,好好学习。学生考中秀才之后就可以离开乡学,到各府、州、县的学宫(也就是各地孔庙,以前孔庙与学宫相邻或同在一处)继续学习,这时会举行正式的“入泮”典礼,通常也是祭孔的那一套。之后还有“太学”,那是国家级的最高学府,由朝廷直接管理,有条件有能力的学子将被选送到太学继续深造,直至入仕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