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稿费”怎么计算呢?

古代文人写了诗词歌赋,他们怎么用这些换取钱财呢?
2024-12-01 20:42:2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古代的文人一般不存在稿费,文人墨客会投靠一方官员或者一方霸主,他们能靠着投靠的主子养活他们了;有少部分人靠抄书赚“外快”,一般按月拿俸禄。

在古代有“门客”一说,这些门客中就有那些文人墨客。尤其是战乱年代,那些但凡有点野心的人,都会招揽有文采的人才为己用,像是写写什么颂扬自己的文章,讨贼檄文之类的。他们的文章的用处有时候堪比军队,比如曹操就称赞陈琳的讨贼檄文胜过百万大军。

所以主子对这些文人墨客,也是爱惜的很,工资不用说,自然至少是有肉就有汤的。古代还有一类文人,他们不需要“稿费”,因为他们本就是朝廷官员,有朝廷的俸禄,属于不愁钱的一类文人。至于写诗作赋,那只是他们的爱好而已,比如苏轼之类的。

也有的文人,因为仕途坎坷,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他们也写诗,但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抒发自己的情感罢了。如杜甫之类的。而另外一些文人,他们属于“富家子弟”,如唐伯虎之类的。他们写诗作画完全就是兴趣爱好了,因为已经不愁吃穿用了,不会在乎什么“稿费”。

但有些也会拿自己的作品去卖,一是赚“外快”,而是以显示自己的价值。古代也设有这样一种官员,专门誊抄历史典籍,他们都是按月拿俸禄的。

古代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有电脑有扫描仪有磁盘,数据记录特别方便,古代有的就是笔墨纸,记录靠的就是这样一个原始但作用很大的东西,但记录的载体,不管是纸还是竹简,都不能长时间保存,所以,只能靠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就产生了誊抄历史典籍的官员。

回答2:

韩愈帮人家写了一篇《平淮西碑》,宪宗以石本赐韩宏,宏寄绢五百匹。这一篇一千五百字的文章,获得稿费五百匹绢。当时一绢的价值是200文钱,一斤大米的价格为1文钱,如果按照我们现在市场上稍微好点的大米3元/斤,如此计算,他这一篇1500字的文章,就拿到稿费30万元,每一个字的稿费是200元,这可真的是天文数字了。真正体现了一般不写文章,写文吃一年。也难怪,这样的文章写得如此精致,滴水不漏,逻辑性强,不象现在的写文章人,一天能写个一万字,这无疑是粗制滥造,或者形成天下文章一大抄,东摘点西拼点。

白居易《修香山寺记》也这样说道:“予与元微之,定交于生死之间。微之将薨,以墓志文见托,既而元氏之老,状其臧获、舆马、绫帛,泊银鞍、玉带之物,价当六七十万,为谢文之贽。”由于他名气很大,求他写东西的人自然也就多了,有人请他写了个墓志铭,人家送了一辆车给他,还有玉帛等物资,价值六七十万金,瞅瞅,一篇文章弄了一辆宝马,一下子就衣食不用愁了。当然,人家是大名鼎鼎的大诗人,这一点也不算过分,经是比起现在那些动动辄出场费几百上千万的明星来说,他这个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到了明朝的时候,稿费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只要你有能力,文章字画有人要,就写,明代的润笔之风更盛。明末清初,一代大文豪钱谦益病危,家里却一贫如洗,为了自己年轻的妻子柳如是能过上安稳日子,自己走后留下一笔钱给她,于是,利用黄宗羲的文笔与自己的名气,一举写了三篇文章,一共得到润笔高达三千两白银,这三篇文章是墓志铭、诗序和庄子注序。当时一两白银可以购买大米200斤,这样一计算,一篇文章的纯收入就高达近60万元。

回答3:

稿费在古代叫作润笔。“以财乞文,俗谓润笔”就是这个意思。“润笔”一词最早见于《隋书·郑译传》:隋文帝叫李德林起草诏书。高颖在旁边戏道:“笔干了。”郑译也乘机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后来,人们就把写作文章书画所得的酬劳,包括物与钱,谓之润笔。宋人洪迈《容斋随笔》云:“文字润笔,自晋代以来有之,至唐始盛。”又说:“作文受谢,晋宋以来已有之。”
古代文人所得的润笔费,数目十分可观的,如钱泳《履园丛话》载:“白乐天为元微之作墓铭,酬以舆马、绫帛、银鞍玉带之类,不可枚举。”皇甫为裴度作《福光寺碑》,字数不过三千,裴度赠给他车马丝绸,皇甫嫌少,裴度又酬谢绢九千匹。韩愈为文,必索润笔。刘禹锡《祭韩吏部文》“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这虽是形容之辞,有所夸大,但也说明当时稿酬是十分高的。古来作家们的稿费,就稿酬总收入来说,要算唐朝的李邕了。《旧唐书》讲,“邕尤长碑颂”,“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受纳馈遗,以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
古人得的稿费也有很微薄的。欧阳修请蔡君谟为其《集古录序目》作字刻石,赠给他的只是鼠须栗尾笔、铜绿笔格、大小龙茶等物。杜甫有《闻斛斯六官未归》诗云:“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斛斯融为人作碑,稿费无着,要运河江陵索取,所得甚微,致使锅镬无烟。这种情形同旧社会里那些每天苦苦爬格子,所得无几,过着清贫生活的文人作家相去不远了。
给著作者“润笔”的多少,不同的时代各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在不同时代地位的高下。唐宋两代重诗文,朝廷科举也以诗取士,尤其唐代自太宗以来大多重视文学,爱好诗歌,文人学士很得重视,地位较高。社会上也对作者及诗人厚眼相加,所以“润笔”一般较高。明代则有不同,文人学士的地位空前下降,所以,“润笔”也极少。

回答4:

古代的文人一般都比较清高,羞于提钱,对于稿费,当时一般称为润笔、利市、那堵物(那个东西)等,这几个称呼中,以润笔这个名字流传最广,而今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偶尔还能见到这个词语。
润笔一词出自《隋书卷三十八·郑译传》,隋文帝命令高颎作诏书,欲招回曾经与自己出生入死,曾经一起建立功业的郑译。高颎是当时的明相,杰出的政治家,当时高颎回复说是笔干。郑译听了之后,答道,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意思是说,得不到一点报酬,也就是现在的稿费,怎么来写呢,人家当然说是笔干了。再者,古代人们用毛笔写字,但使用毛笔之前,通常会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润笔这个词语显得很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文人写文章的情景。用这个词语来替代稿费二字,自然很容易说通。
“作文受谢,自晋、宋有之,至唐始盛。” 南宋著名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这样说道。由此可见,在唐朝时期,润笔也就是稿费就已经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稿费的多与寡,自然是与一个人的社会名气决定的。古代高稿费的,一个字抵得上黄金一两,低稿费的,往往写一天下来只能混顿饭吃,有时或许连个饭都吃不上。韩愈为大将军韩弘写《平淮西碑》,得稿费五百匹绢。当时一绢值两百文,一斤大米值一文钱,而我们现在的大米则是两块钱一斤,这也还是按一般的价格来计算,如此计算下来,韩愈这篇一千五百字的碑文几乎拿了二十万稿费,这可是天价了。
当然像韩愈这样的现象毕竟是少之又少,杜甫在《闻斛斯六官未归》一诗中这样写道:“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说的便是朋友斛斯融卖字为生,客户拖欠稿费,无奈只能自己前往讨取,日子过得相当清贫的事情。杜甫的这首诗道出了古代文人卖字为生的真实的一面。当时一般是给别人写委任状和墓志铭来撰取稿费,《明史·李东阳传》里的这句“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买然。大官卒,其门如市,至有喧竞争致,不由丧家”。生动地描绘出了古代自由撰稿人行业的竞争之激烈。宋太宗时期,中央政府专门有财政拨款给宫廷文人作为稿费,想来真是一大美事,当然这也与当时的俸禄比较低有很大关联。到清朝时期,写字得稿费已是十分普遍的事情,当时的文人郑板桥专门为自己的东西制定了一个稿酬标准。
由以上观之,古代文人与现代文人的稿费境遇应该差不多,但总体而言要比现在的文人好一点。现在的稿费已是几十年未变,写一篇千字文通常只能购得两斤猪肉而已。

回答5:

古代写书分两种,个人和国家出书,个人出发点为儒家思想中的立言,即总结一生经验、一行技能技巧。
国家层面,代表有《二十四史》
这两种都没有稿费一说,且古代各个朝代都有相似规定,为知识传播无阻,书籍出版定价与书籍工本费相同,即一本书定价包含纸价、油墨费、印书匠人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