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师承的人总共分为四种。
第一种:执业中药师,俗话说药师不分家。药师本来就懂中医。但是中药师工资太低,转中医师是很好的出路,所以这类人群是老师最喜欢带的。
第二种:康复类,护理类的学生。这类学生有基础但薄弱从未来职业上考虑康复治疗师工资普遍偏低,替代性强,要命的是没有考试资格。师承是唯一的路子,这类学生也是很受带教老师欢迎的。
第三种:针灸推拿行业的从业者。这类人群属于底子薄学历低,但是从长远来看,养生馆会逐步被中医馆排掉。想要长久的有行医资格,唯有师承找个老师好好学。而这类人群也普遍面临一个问题,经济基础差,非常的尴尬。且老师对学历有要求,对学生的领悟能力对中医基础理论都有要求。很困难。
第四种:中医爱好者,好了,这是老师最不欢迎,但也是最出奇才的一个圈子。有些时候我就在想,究竟是什么推动整个行业发展。我想是热爱。这份热忱让这份古老医学蓬勃。见过太多奇奇怪怪的行业转过来的,计算机反而是最多的, ,但是,依旧面临一个问题,中医基础。热爱总是有度的。热爱不能当饭吃。老师是最不爱接的一类学生。。。也是我们卡的最严的一批。
好了,说回收入。
没有经济基础。不建议师承。没有领悟力,都不建议。
中医,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一个行业。容不得你半点拖沓。
正因为行业良莠不齐完成了工资天差万别。
在面对候选人的各种条件时:什么才是我们选择的指标呢:1临床经验。2学历。3师从。
医生这个行业里,是靠能力吃饭的。
能力有了,效果有了,你才有饭吃。
经验太重要了。学历往往没那么重要。对于患者来说,这部分是免疫的。3一个名师带出来的学生,会教会你很多技巧,包括面对患者的各种应急。各种心理。见过太多的名校毕业生。不会看病的了。一个好老师能让你快速适应。谁不想有个抬头,师从国医大师呢……
以我的城市来说。
正常的满五年的执业医师薪酬在1到2万,属于正常。助理在6千到1万左右。老大夫的工资那就没谱了,多高的都有……
希望我辈当自强。忍辱负重。
这个行当你若选了。
望你努力奋斗。
这是一个急不来,容不得你半点马虎,心浮气躁的行当。
需要你十年如一日的沉淀打磨
看您本身是做什么的,如果本身是中医人的话,中医师承也是一条好的合法渠道。如果您就是想拿中医来赚钱的话,我觉得这条渠道对您没什么太大意义。中医看的是效果,要的是结果。所以看您是哪哪一种。
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没有中医专业背景的人,想系统学中医,并考取合法资格的途径。根据卫生部52号令和卫计委15号令,中医师承可以选择跟师3年或者5年。选择52号令报考中医师承的,通过中医师承出师考试之后,才算是中医入门。连续跟师3年后取得师承出师证《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实习一年,凭此证可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选择15号令师承方式报考的,要跟师5年通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获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后可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具有处方资格,并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个人开办中医诊所。要看你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从医学技艺方面来说,对于专业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师承主要可以提高学生的医学造诣,同时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快速成长。而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师承主要就是从零开始,逐渐学习后,进入中医领域,并逐渐提高医术。相比之下,周期有所不同。
从就业角度来说,医学院校的学生相对较少会进入师承学习,因为他们在毕业以后可以直接考取医师资格证书,进入医疗机构进行从业。而对于非医学生来说,是无法直接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可以通过师承或确有专长,取得相关证书后,可以进一步考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取得后,就可以独立行医。
所以,如果你在县城等基层工作,以后有很大的实用性,在取得相关证书后,可以独立行医,独立开设门诊或医馆进行营业。但是如果在城市,该方向意义不大,主要是时间成本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