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考语文附加题材料概括分析题

2025-04-14 19:36:0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源源不断进入我国,对我国文化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压力面前,一部分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文化自卑感;而另一部分国人则不敢直面竞争,产生了唯我独尊的盲目自大心理。自卑与自大,实际上都是文化软骨病的表现。重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竞争实力,是给文化补钙的最好办法。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线,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竞争力的根本。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不少文化工作者未能与时俱进,其文化观、艺术观、价值观、审美观都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文化作品脱离社会实际,难以提供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文化自信也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品牌将成为文化产业赖以快速发展的动力。而我国文化产业其发展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艰难的转轨过程中;缺乏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文化包装、推广、营销等新型商业模式,难以形成自主品牌,导致我国文化既缺乏高端创新,又缺乏完美的营销系统,沦为发达国家文化品牌的打工仔。
一个强大而自信的民族文化,必然具有强大的普世性和征服力,必然能够赢得世界多数民族的认可与尊重,必然能够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故此,必须重视文化贸易,大力提升出口份额,不断占领国际文化市场,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从而重建自信。
24.文中“文化软骨病”的含义具体指什么?(3分)
25.我国目前文化发展存在哪些问题?请作简要概括。(6分)
26.你认为如何重建我国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竞争实力?(6分)

24、“文化软骨病”是指部分国人面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入我国形成的巨大的竞争压力,(1分)而产生的崇洋媚外的文化自卑感和唯我独尊的盲目自大心理。(1分)即自卑与自大的心理。(1分)
25、(1)文化缺乏创新意识;(2)没有形成民族的文化品牌;(3)文化缺乏普世性和征服力。(1点2分)
26、要重建我国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竞争实力(1)推动文化创新;(2)建设顶级文化创新队伍;(3)打造文化品牌;(4)扭转文化贸易逆差。(5)切实保障文化知识产权;(6)实施传统文化再造工程等。(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3分,四点及以上6分)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相比传统的社会监督模式,网上举报因为其速度快、影响大和低成本、低风险的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其积极意义不可小觑。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使其形成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扁平化的舆论场,对权力运行可以进行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关注,促进官员谨慎用权,约束言行。
一些例子似乎说明,网络反腐可谓“弹无虚发”。无论是“表叔”“房叔”还是“天价烟”局长等腐败案件的查处,都遵循“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查实处理”这样的路径发展。不过,值得反思的是,这种模式因其偶发性甚至戏剧性的弱点,使得反腐效果难言乐观。
当然,网络举报的泛滥,也会使有关部门在查处腐败过程中,对于保证公众知情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难以权衡。而面对公共利益,官员隐私权该受到何种程度的限制,更需要明确的法律界定。比如网帖所曝“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经纪委查实,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程师,而其6套房产也都是合法所得。
网络举报是一把双刃剑。“误伤事件”提醒:监督和隐私各有边界。如脱缰之马的“网络监督”真假难辨,一旦践踏到普通公民的“隐私领地”或者危及集体权益,必将会使整个社会陷入不安,因此网络举报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
争论网络反腐利弊的同时,更不能忽视这样的诘问:如果正常的投诉渠道畅通有效,网络举报何以如此盛行?而反观网络反腐显而易见的短板,更提醒我们当前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多么地必要和紧迫。
(选自2012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24. 从材料看,网络举报有哪些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结合文本,说说网络举报如何才能健康发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网络举报对我们当前的反腐工作有哪些启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① 速度快、影响大和低成本、低风险。② 容易形成舆论热点。③ 具有固定的发展路径。④ 具有偶发性甚至戏剧性弱点。⑤ 容易产生“误伤”事件。(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25. ① 要真实理性。② 要保障个人隐私。③ 要纳入法制化轨道。(每点2分)
26. ① 要畅通投诉渠道。② 要保障举报人的人身安全。③ 要给公众充分的发言权。④ 要保证公众的知情权。⑤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⑥ 要借助民间力量,扩大腐败信息源。⑦ 加大反腐的决心和力度。(每点1分,给满5分为止)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从前的文学观念与我们现在的文学观念很是不同。他们以为文学的唯一作用只是“载道”。但我们认定文学广大无垠,是批评人生、解释人生的。在他们的旧观念下,多少真正的文学为旧观念所压迫,竟失去了它们的真价值,而为一般人所轻视。最可怜的便是小说,他们亦读小说,做小说,爱小说,但却始终拿消闲的态度来对付小说,以为小说是不能称作正宗文学的。他们以为小说是“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君子弗为也”。
他们虽然轻视小说,但是他们仍旧是很迫切地要知道他人的感情与动作,他们受了生之压迫,感受生之苦痛,仍旧很迫切地要求安慰,要求同情。他们仍旧向小说家喊道:“请你们安慰我,使我乐,使我忧,使我歌,使我泣,使我富于情绪,使我梦,使我笑,使我震动,使我饮泣,使我思量。”(莫泊桑语)所以仍旧差不多是无一人不读小说。小说仍然存在,并且很有势力。
有许多人虽然受了旧文学的观念的束缚,但是所为“道”也者,究竟敌不住情感。他们自身领会了人生的意义,看清楚了人生的真相,创造的冲动永久催促他们,同情的血流,继续在身体里鼓荡,所以仍旧有好小说出现。
(节选自瞿世英《小说的研究》)
24. 旧观念下一般人是如何看待小说的?请简要概括。(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为什么“小说仍然存在,并且很有势力”?请依据第二段文意简要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最后一段中所说“好小说出现”的条件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地位低,不属于正宗文学;不能载道,只能用来消闲;作者为街谈巷议者,而非君子。(答出一点得2分,答全三点得5分)
25. 因为小说能满足人们对人情世态的了解;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同情。(每点2分) 26. 作者有对人生的领会与思考,有创作冲动和悲悯情怀。(每点2分)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26题。
“中国式买房”反映了什么
近日,有媒体在分析国人购房行为特质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个词汇——“中国式买房”,从很多“中国式”冠名的社会现象中,依稀能够看到些国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甚至可以凝练成一种社会问题。“中国式买房”直观而准确地描摹了国人买房的复杂心理,以及楼市中较为普遍的买方市场现象——价格、潜力和地段成为举全家之力释放购买力的三大要素,而用以提升幸福感的房子质量和舒适度却被偏臵了。
换一个角度看,价格、升值潜力和地段,不正是多年来开发商营销和推高房价的惯用手法吗?商业营销通过制造概念吸引眼球,这并非不可,开发商的营销策略最终转化成为国人买房的心理暗示,只能说房地产市场对国人的“绑架..”已通达大脑深处。 开发商祭起地段、升值潜力等概念,裹挟着购房者不得不踊跃挤进楼市,因为这些概念很多已经变成了事实,由不得购房者在买房时不首先考虑地段、升值潜力,而把房屋质量和舒适度放到一边;由不得购房者不举家行动,释放比房产证上户主收入水平更高的购买力。其实,购房者买房中的种种“由不得”,最关键的诱因来自两方面:一是房价定价机制几乎完全由开发商制定;二是房价不稳定,涨多降少,在房价非理性上涨的过程中,房子的首要功能已不再是居住品,而成了投资甚至投机的商品。
“中国式买房”一方面会加剧“重买轻租”、臵业者喜欢一步到位的“中国式”现象,进一步推动市场供应、需求结构的畸形;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式买房”心理与开发商营销策略重合,必然会加剧房价调控的难度。任由“中国式买房”持续下去,买房就会离改善生活、提升幸福感的初衷愈行愈远。
(选自《京华时报》2012年11月19日,有删改)
24. 从“中国式买房”中反映了国人什么样的复杂心理?请加以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请具体解释第二段中“绑架”一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破解“中国式买房”的尴尬。(6分)
24. ① 过分关心房屋的价格、升值潜力和地段。(2分)② 忽视(偏置)房子自身质量和舒适度。(2分)(如果摘录原文句子,每点只能得1分)
25. “绑架”在文中是指开发商的营销策略转化成为国人买房的心理暗示并深入大脑,(2分)最终导致房价定价机制几乎完全由开发商制定,(2分)买房者被迫涌入楼市。(1分)
26. ① 政府加大房价调控力度,建立合理定价机制。② 社会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切断开发商的种种不合理诱因。③ 引导购房者更新观念,理性买房,关注房子的质量和舒适度。(每点2分。从不同的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推广和普及西方现代礼仪越来越成为一门必修课。西方礼仪强调个性、崇尚自由,简单务实、易于传播,讲究平等、自由开放。中国礼仪则重视血缘和亲情,有谦虚谨慎、含蓄内向、礼尚往来等几个特点。遵守现代礼仪也是一种文化的沟通和对话,可以加强不同国度人们彼此的认
同感。在发扬光大我们自己民族优秀礼仪的同时,必须要推广西方一些好的礼仪,尤其是像尊重妇女、女士优先、公务活动礼仪等等。中国古代礼仪,有的方面规定很详细,有的则很简单,而在目前这个社会里,有些新出现的事物、职业,无法使用过去的礼仪。因此,现代国际交往需要我们学习西方礼仪,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和节奏。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素质有多高,其实很大的程度是在说他的礼仪很好。男性有绅士风度,女性有淑女风范。良好的礼仪修养,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和自信。让自己成为一位温雅而有魅力的人,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所追求的修养境界。“彬彬有礼”绝不是特权阶层、时代精英的专利,每一个人都有权拥有也能够拥有。如果你买不起“香奈儿”,一朵花、一抹笑容,也是最好的装饰。一个国家人人珍视礼仪就会不断地走向上层,成为文明之邦。
有的人传播中国文化高高在上,自己觉得中国文化优越,比国外的文化强,这样的心态就让外国人很反感。有人看外国人的脸色传播中国文化,外国人喜欢什么就传播什么,甚至传播中国文化中的糟粕。要想真正让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就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做一种持之以恒的准备,以身作则,自然会有好的效果。
24. 请概括上文中东西方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从文中看,中国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时存在哪些问题?(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结合材料,你认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要做哪些工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都能提升人的素养,让人达到温雅而有魅力的境界;有助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进行文化的沟通和对话;有助于加强不同国度人们彼此的认同感。(一点1分,两点3分,全对4分)
25. 对西方优秀的礼仪认识不到位;对中国传统的礼仪盲目自大;对中国自身的传统礼仪自信不足。(一点1分,两点3分,全对5分)
26. ① 发扬光大我国传统的优秀礼仪(文化)。② 积极吸纳西方现代先进或文明礼仪。③ 从自己做起,人人珍视礼仪,建设文明之邦。④ 以平和的心态和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⑤ 融合中西方文化,生成中国特色文化。⑥ 大力发展和扶持文化产业。⑦ 努力进行文化改革和创新活动。(每点1分,意思表达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