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植缓苗后及时查苗补栽,保证壮苗全苗。越冬栽培随气温下降,应控制浇水,加强中耕保墒。越冬前浇足一次防冻水,并进行护根防寒,保护植株安全越冬。开春后追施一次返青肥,每667米2施复合肥(10?10?5)30千克,并结合灌水1次。鳞茎膨大前10天左右要控制肥水,适当蹲苗,防止地上部生长过旺而推迟进入鳞茎膨大期。鳞茎开始膨大后,由于气候升高,蒸发量和植株生长量加大,植株需肥水量最多,宜勤浇水,并结合追肥1~2次,每667米2施硫酸钾5~7千克和硫酸铵15千克。但南方此时已进入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涝。鳞茎临近成熟期,植株生理机能减退,应逐步减少浇水,采收前7~10天停止浇水,以减少鳞茎中水分含量,利于贮藏。不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应及时中耕,因为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洋葱根系的发育和鳞茎的膨大。露地栽培的洋葱在田间封行以前,灌水或雨后应适当中耕。尤其秋栽洋葱在越冬前可通过中耕,促使根系生长,提高抗寒能力。中耕次数根据土质确定,疏松的土壤应减少中耕次数,黏重土壤则要适当增加中耕次数。中耕深度为3厘米左右为宜,在中耕时可结合适量的培土和除草工作。
冬季寒冷地区秋栽洋葱,在浇冻水后、土壤封冻之前,在畦面上覆盖土粪、玉米秸等物,以保护幼苗越冬。春季返青后要及时分次撤除覆盖物。
如在鳞茎膨大初期发现田间有少量抽薹植株,应在薹长50厘米时摘除花薹,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小。洋葱采收适期为:一般鳞茎充分肥大,假茎颈部松软,下部1~2片叶枯黄,3~4片叶尖端部分变黄时。采收应选择晴天进行,一般整株拔起,就地晾晒2~3天,晒时叶子遮住葱头,促进鳞茎后熟和外皮干燥,以利贮藏。
(1)播种育苗
选用日本的食叶紫苏或国内的大叶紫苏品种。选择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作苗床。每亩苗床先于地表均匀施用腐熟的鸡羊粪200千克或浓人粪尿400千克。翻入土内,晒垡10天后,再撒施复合肥5千克、尿素2千克做底肥。肥土混匀耙平整细后作床,床高15厘米,长、宽视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3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在床面喷洒300倍除草通药液除草。喷药后4天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覆盖薄土和稻草,浇足水,平覆或架设小拱棚盖膜压平即可。育苗期间,施淡人粪尿2~3次,间苗3次,定苗苗距3厘米左右。为防止幼苗徒长和土壤湿度过大,需经常揭膜换气。苗龄45天左右移栽。
(2)整地定植
各类土壤都可栽培紫苏,以pH6~6.5的壤土和沙壤土栽培为好。大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腐熟垃圾肥5000千克、粪肥3000千克或鸡、羊粪1500千克、复合肥100千克。土壤翻耕晒垡、整细耙平后作畦,畦面宽90厘米,畦沟宽、深各30厘米。4月底至5月初定植,每畦栽6行,株行距离15厘米×15厘米,每亩栽1.5万~2万株。为消灭杂草和防止地老虎为害幼苗,定植前3天可用除草通喷洒土表并用糠麸和500倍液的敌百虫洒在畦面诱杀。(3)摘叶打杈
紫苏定植20天后,对已长成5茎节的植株,应将茎部4茎节以下的叶片和枝杈全部摘除,促进植株健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