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语敬语的分类 要想准确地使用敬语及其表现形式,首先必须要清楚日语中敬语的分类。通常根据谈话双方的年龄大小、级别的高低、关系的亲疏,日语的敬语表达方式可分为三种,即尊敬语、自谦语和郑重语。 尊敬语是对对方或者话题中出现的人物表示敬意的一种表达方式。除了「いらっしゃる、なさる、おっしゃる」等固有的敬语动词外,普通动词可通过敬语助动词「れる、られる」或敬语句型「お/ご……になる」、「お/ご……なさる」、「お/ご……くださる」直接构成尊敬语的表达方式。名词、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也可通过敬语句型「お/ご……です」来表达对对方或话题中出现的人物的敬意。 自谦语是一种以自谦的态度叙述自己或自己一方人行为的方式来间接地向对方表示敬意的表达方式。除了「まいる、いただく」等固有的自谦动词外,普通动词通常是以自谦句型「お……する」、「お……いたす」、「お/ご……申し上げる」、「お/ご……いただく」的方式谦逊地叙述自己或己方人的行为,间接地向对方表示敬意。 郑重语也叫礼貌语,是通过对话题中的事物内容和语句的尾部进行郑重的表述来表示说话人郑重其事的谈话,并直接表示对听话人的敬意。使用郑重语可以保持相互敬重的主客距离,因此它可以使语言表述更委婉。主要通过郑重动词「ござる、おる、参る、いたす」和「です」、「ます」来表现。 二、商务日语中敬语的使用规则 通过上述分类可以看出,日语中敬语的用法是相当复杂的,即便如此,敬语的使用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敬语的使用规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上下关系,即职位低的对职位高的、年龄小的对年龄长的要使用敬语;一是亲疏关系,即对生人、外人使用敬语,对亲近的人、自己人不使用敬语。 因为在日本社会中普遍存在着集团意识和内外意识,即「ウチ(内)」、「ソト(外)」之分。所以,亲疏关系这一敬语的使用规则在商务日语中应用的更为普遍,而上下关系这一原则依照「ウチ(内)」、「ソト(外)」的不同、使用场合的不同在商务日语中还是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的。 回顾日本企业的发展史不难看出,从明治维新至今,大大小小的日本企业多为“家族式经营”,每个家族和“会社”都有家风和社风,即要求其成员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该团体中,全体成员为一家人,从而成为内聚力强、排外色彩浓的团体。该团体内部的人为「ウチ(内)」,是自己人,是熟悉、了解、和睦不分彼此的对象,而「ソト(外)」则是疏远、对立、敬而远之的对象。这种内外有别的意识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敬语的使用。 对关系亲近者不使用敬语,对关系疏远者或陌生者使用敬语是现代日本人敬语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决定日本人敬语观的诸多因素中,比起身份地位的高低,人们更重视对方或者话题中出现的人物是否是自家人,是否是同一集团的人,是否是自己的伙伴或同事。也就是说,说话人在面对被视为外人的人讲述自家人或自己内部的人的行为时,即使话题人是自己的上司或长辈,也要使用非敬语的或自谦的表达方式。反之,如果话题中出现的人物是谈话对方的人,即便其比自己身份低或年龄小,也往往要使用尊敬语的表达方式。就像在家庭内外关系上,当向他人讲起自己的家人时,不使用如「お父さん」、「お母さん」等敬称,而使用带有谦称性质的「父」「母」。但如果话题涉及到的人是谈话对方的人,即便比自己年幼,也要使用「お子さん/さま」、「お嬢さん/さま」一类的敬称。在集团内外的关系方面也是如此。一旦与集团外部的人接触,往往要抹杀集团内部原有的上下级关系而优先考虑内外关系。例如公司员工在向客户提及自己上司时,通常要使用「部長はただいま席をはずしております」、「うちの社長はそう申しております」一类的自谦语的表达方式。如果面对客户仍然按照自己公司内部的上下级关系,因为部长、社长是自己的上司而使用如「うちの社長はそうおっしゃっています」一类的尊敬语的表达方式的话,就等于强迫客户也要对自己的上司表示敬意,这是违背日本人的敬语使用原则的。 因此,商务日语中敬语的使用意识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内外关系上的原则是,对亲近者、自己人,相应地会减少使用敬语的意识;而面对生疏者、外人,则使用敬语的意识会相应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