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携程模式引入健康产业
张黎刚和沈南鹏有个极为相似的经历:几乎是同一批互联网创业精英,都看好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的模式,在成功之后都选择了二次创业。稍有不同的是,沈南鹏离开携程创办了如家,而张黎刚在离开e龙网后则创办了爱康网。前者已经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者正努力行走在上市的路上。
成立于2004年的爱康网身上,在经历了两次融资之后,如今已成长为同类网站中的翘楚。但它身上,依然带着携程、e龙网的痕迹。拿张黎刚的话说,他是把旅游网站的商业模式移植到健康行业。
携程、e龙网是中国众多酒店、航空公司、旅行社和几百万潜在客户的中介平台,爱康网也同样把自己定位于中国众多医疗机构、保险机构和国内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在体检、就医、咨询和保险等方面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同时为医疗机构提供管理服务以及客户关系解决方案。
这两方面也构成了爱康网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方面向个人或公司客户收取服务费,另一方面由医疗机构支付佣金。“目前爱康网已经实现盈利,2006年爱康业绩超过5000万,2007年我们将翻一倍,突破1个亿。”张黎刚对爱康网的发展似乎成竹在胸。
张黎刚还向《财经时报》解释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健康医疗行业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正是爱康网的动力所在。
“13亿人口,医生只有200多万。按照现有的比例和服务模式,单纯靠医院、保险公司或政府机构,都不可能得到完善、满意的医疗服务。”张黎刚坦言,“社会需要能够一方面跟医院、保险公司、政府合作,另一方面能直接提供给病人完整医疗和健康关怀的服务平台,所以健康管理以及爱康网会应运而生。”
据悉,2005年国内医疗产业已达7800亿元的规模,其中社保和商业保险仅占20%左右,政府福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共同占有18%左右。就是说,国内六成以上的医疗支出是由个人承担。
据张黎刚预测,“未来政府将更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及新农村医疗和社会医疗保险等,更多中产阶级会选择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因此,随着金融保险体系纳入医疗事业的大势所驱,未来的健康管理产业也将成为炙手可热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