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应该为: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
翻译为:有志向,就绝对不会甘心处于底层;有识见,就知道学问是无穷无尽的;有恒心,就没有斩断不了的东西。
这句话出自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编写的的《曾文正公全集》中的一句。
曾国藩不仅是“千古完人”、“官场楷模”,还是中国历史上留下文字最多的人之一。经商要学胡雪岩,当官要学曾国藩。
扩展资料:
原文: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译文:
知识分子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识见,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绝对不甘心处于底层。有识见,则知道学问是没有穷尽的,不敢以一点点所得为满足;
比如用河伯的眼光看大海,用井底之蛙的角度来窥测天空,这都是没有见识的缘故。有恒心,则绝对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方面,缺一都不行。
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
指不同方面有有本事的会有不同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