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铷
铷的原子序数为37,原子量为85.4677,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ⅠA族,离子半径为1.48,属碱金属元素,以类质同象的方式分布在含钾矿物中。在岩浆作用中,铷趋向于富集在岩浆分异作用的晚期。
铷有两种同位素:85Rb和87Rb,其同位素平均丰度分别为72.17%和27.83%。87Rb为放射性同位素,它通过β-衰变转变成87Sr,即
同位素地球化学
式中:β-为负β粒子;γ-为反中微子;Q为衰变能,0.275MeV。87Sr的演化与铷的地球化学性质及87Rb的衰变直接有关。
2.锶
锶在元素周期表上为第五周期第ⅡA族,属碱土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38,原子量为87.62,离子半径为1.13?,以类质同象的方式分散在含钙矿物中。在岩浆分异过程中,铷富集在残留的岩浆中最后进入含钾矿物,锶则富集在早期形成的斜长石中。Rb/Sr比随岩浆分异程度的增高而增大。在岩浆岩石学中,可以用[1/3(Si+K)]-(Ca+Mg)表示岩浆的分异程度。Fuare等(1972)在研究南加利福尼亚岩基花岗质岩石时,根据上述岩浆分异公式与Rb/Sr比对应关系作图时发现,岩浆分异开始时,锶含量略有减少,随后迅速下降。铷含量的变化刚好相反,随分异程度的增大而增高。Rb/Sr比在开始时接近于常数(平均值约为0.5),然后很快上升到10以上。
锶有88Sr、87Sr、86Sr和84Sr四种稳定同位素,它们的平均同位素丰度分别为82.58%、7.00%、9.86%和0.56%。88Sr、86Sr和84Sr三种同位素,自元素合成至今,同位素绝对含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87Sr却不断随时间推移而增长。在研究时,习惯上采用87Sr/86Sr比值来表示锶同位素的变化。由于87Sr丰度的变化与87Rb的放射性衰变有关,其变化程度不仅受年代学效应的影响,而且还与铷和锶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各种地质地球化学作用有关。
锶同位素研究中还常用εSr表示:
同位素地球化学
式中,εSr(t)为t时的εSr值,(87Sr/86Sr)m(t)为样品t时的87Sr/86Sr值,(87Sr/86Sr)UR(t)为t时间均一储库(UniformReservoir)的锶同位素组成,当t=0时(现代),其值(87Sr/86Sr)UR(0)=0.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