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石造假初探

2025-03-30 18:43:2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Investigation on fake Lingbi stone

文/周军

by Zhou Jun

灵璧石的造假问题已严重地损害了灵璧石的声誉,这是绝大多数热爱灵璧石的人所痛心的和不愿看到的。笔者涉足灵璧石收藏十几年,在这十几年的收藏实践中,跑遍了出产灵璧石的各个“堂口”,对灵璧石每个种类的产地都做过实地考察,几乎了解各个种类的特点,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同时也目睹到利欲熏心之徒,借助观赏石市场的日益繁荣,利用种种造假方法和手段坑害消费者。出于对灵璧石的热爱,现将本人了解的几种造假方法做一简介。

造假一:“减肥”,部分地方称之为“瘦身”。为了凸显“皱、瘦”,把灵璧石臃肿的后背錾去,使其达到适当的比例。这种方法比较古老,在笔者接触到的古灵璧石中也较多,比如故宫的灵璧景观石就有这种现象。但识别也很简单,灵璧石都有项背之分,奇石的项为观赏面,在土中时处于上面,易受风化形成奇形怪状;奇石背上常粘满坚硬泥胎,泥胎的颜色与所接触的土壤颜色相同,泥胎是灵璧石长期与土壤接触,受温度、化学等因素影响历经数万年形成的,一般不易剔除。“减肥”以后的灵璧石没有泥胎且有斧斫痕。由于这种作伪手法易于识别,现在作伪者把减肥后的“背”用黄泥伴胶水糊上,干了以后再稍加打磨,以假乱真。

这种造假主要用于“倒挂”、“过桥”等传统题材的清供石。

造假二:“假借”。用太湖石、南京栖霞石、湖南武陵石、英石、广西默石、博山纹石冒充灵璧石。这种假只是对初入门者的一种误导,有些刚入门者由于涉足灵璧石收藏不久,又缺乏实践经验,常把外地石头误作灵璧石,由于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且销售时还就说是灵璧石,以误导消费者,我们姑且把这种误导也作为造假之一吧。

造假三:“染色”。把某些成色不好的石头,用鞋油涂抹。有些石种颜色不正,为了冒充正宗的“磐石黑”不惜用黑鞋油涂之,也有的为了突出“彩灵璧”的红,用红鞋油涂抹。这种识别方法很简单,用手在石头上摩擦几下,看看手上是否有颜色即可。严格地说这算“劣”的范畴。

中国观赏石.3

中国观赏石.3

造假四:“做洞”。在造型石、景观石、山形石上天然有洞,它使石头陡生灵气,空灵剔透、玲珑可人,以具有大小不等的穿洞为标志,能显示出背景的无垠,令人遐想,它的价值无形中要增长许多,因而也激起了造假者对作洞的利益驱动。特别在灵璧纹石中还有这样一句话“纹石有洞,价格要命”,据此可见一斑。他们的手法主要是先用电钻、电刷等作好洞以后,再通过“打磨”“酸烧”方法,做出玲珑剔透的造型,然后开出天价欺骗消费者。

造假五:“胶粘”。这种作假的起因是在灵璧石的挖掘过程中不慎将形状比较好的搞坏了,出现破损、断裂,为了弥补就想到了高性能的胶,但无论性能多好的胶,时间久了自然还是要断裂的。现在还有人把几块风马牛不相及的石头利用这种手段拼接,在拼接口处用砂纸打磨以后再作上纹等。笔者就接触过不少资深玩家一不留神“走眼”的。

中国观赏石.3

造假六:“作纹”、“美容”。这里有两种概念,一是把石头做成一定形状的象形石或景观石,用电锯、电刷等工具,模仿天然的自然纹路,然后用砂纸打磨等方法修饰,这种纹饰较之天然纹路呆板、生硬,但如果实践经验少的话,“走眼”也就在所难免了。二是因为灵璧纹石石种比较稀少,且市场行情好,利益驱动,有的就利用艺术品位较差的石头,在上面作上“龟纹”、“蝴蝶纹”、“核桃纹”等,这些纹路乍看可以假乱真,但仔细观察,较之天然的还是呆板、生硬,但能准确识别出来也还是需要一定实践经验的。

造假七:“酸烧”。这种借鉴水冲石的作伪方法,主要是为做出奇巧的画面,为制作假图案石的主要手段。他们挑选符合一定要求的石平面,然后用蜡在石头上做出各种动物、人物或其他各种奇巧图案,再用硫酸和颜料将石头腐蚀染色,最后去掉蜡,一块奇巧的图案石就做成了,其实这种石头一文不值。

前一种是造假者用酸等化学方法造图案,还有一种是造假者对石加工后再用盐酸浸泡溶蚀,这种用酸重浸,腐蚀掉斧斫痕,恰似自然形成的石皮。这种造假手段隐蔽,最具欺骗性,笔者就亲眼目睹过有些灵璧石的收藏大家,其藏品中就夹杂这样的伪品。

这种方法往往与“凿洞”制假一起使用,即先把洞做好,然后用酸烧出“自然的”石皮。

造假八:“张冠李戴”。这种是利用每次大展评比时的漏洞行骗的,因为有不少大奖证书上没有获奖作品相片,比如某次大展甲观赏石获奖了,销售时“挂羊头,卖狗肉”,用一块一般的作品配上甲观赏石的证书销售,告诉买家我这是某某大赛的获奖作品,以牟取暴利。

总之,现在造假手段不断翻新,往往上述几种制假方法同时使用,比如一块造假石先“减肥”,然后“作纹”、“作洞”,再用“酸烧”,最后再“上色”,同时使用几种手段共同迷惑消费者。

以上仅仅是笔者在收藏实践中积累的一些识假实践经验,同时抛砖引玉,愿更多热爱灵璧石的仁人志士,把自己所掌握的更多的识假方式、方法,介绍给大家,共同学习,互相借鉴,以便更好地打假制劣,清原正本,共同抵御这种有损于灵璧石健康发展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