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地处云南西部边陲,与缅甸相连的国境线长167.8公里,是祖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前沿. 我看过三国志和诸葛亮传动都没有提到过这个地方. 但是在05年探索发现的中央节目上曾经有过一段武侯春秋的节目.里面是说到过诸葛亮有可能到过云南,甚至倒过缅甸这快地方,但是历史书都不曾记载过.只是科学家们的揣测. 它是这么说到: 公元225年秋天,南征的三路大军在今天昆明的滇池一带会师,班师回朝。整个平叛行动只用了半年时间。 由于史书上关于诸葛亮南征的记载过于简略,这位蜀国丞相南征时最远到过一些什么地方就成为了历史悬案。如果按照“滇东说”的说法,他最远就到过今天的昆明一带。如果按照“滇西说”的说法,诸葛亮最远应该到过今天的大理一带。但如果按照各地的诸葛亮遗址来看,他当年最远应该到达了今天云南的怒江一带。因为这里有传说中的诸葛营寨和哑泉。当然,还有一种更离奇的说法,说诸葛亮最远曾抵达今天缅甸的中部城市曼德勒一带。
对了,还有<三国演义>中也提到过云南的事,关于诸葛亮攻心战略的战斗方针,所以历史上诸葛亮去过云南那里的可能性是相当大.书中是这么说的: 《三国演义》中还说南中地区有一种哑泉,人喝了之后就不能说话。后来诸葛亮请教当地人,喝了一种名叫“安乐泉”的水,哑巴了的士兵才重新能够说话。后来,诸葛亮又在当地人的指导下,采摘了一种名叫“薤叶芸香”的草药,服了这种草药之后,士兵们就能抵御各种疾病。这些描写不仅令普通的读者感到很神奇,也引发了一些学者的研究。 在云南保山一带发现了一处所谓的哑泉。可惜它现在已被附近的公路截断了泉脉,不再有泉水流出。泉水只是下雨之后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 不过,据当地人讲,过去确实有人喝了这里的泉水之后成了哑巴的。所以就有了这块警示碑。 总之,蜀军的确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顺利地攻下孟获多出战略要地,但随后就陷入了游击战的泥潭之中,进退两难。而南中茫茫的大森林也令他们水土不服,难以长久地驻扎下去。这令人联想起美军在越南的遭遇。 所以,诸葛亮必须想办法尽快结束这种可怕的游击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军事打击的同时通过安抚的方式迫使孟获彻底臣服,然后利用他的号召力来结束南中各地的游击战。 这就是诸葛亮“攻心”战略很现实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