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架搭设规范是什么?

2025-04-14 11:27:3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立杆上的接头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接头中心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2.立杆顶端应高出施工作业层1.5米。
3.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连杆。纵向连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工字钢顶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连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连杆下方的立杆上。
4.纵向水平杆(大横杆)设于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大于6米。
5.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6.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一根杆的两端高差不得超过±20mm。
7.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横杆上。
8.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250mm,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以100mm为宜。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1/2,作业层小横杆间距为1米。
9.搭设中每一层,外架要及时与结构进行牢固拉结,以保证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随搭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适度拧紧扣件螺栓。
10.拉杆必须从第一层与主体结构连接,拉杆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不容许向上翘起。保证垂直两步,水平三跨一直拉接。
11.剪刀撑的接头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000mm,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紧固。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剪刀撑是在脚手架外侧交叉成十字形的双杆互相交叉,并与地面成45°~60°夹角。作用是把脚手架连成整体,增加脚手架整体稳定。
12.用于纵向水平杆对接的扣件开口,应朝向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免雨水进入,导致扣件锈蚀、锈腐后强度减弱,直角扣件不得朝上。
13.外架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

回答2:

(1)搭设满堂脚手架应采用钢管或门架,并根据荷载、支撑高度、使用面积等进行结构、构造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按方案实施;
(2)满堂脚手架的纵横距不应大于2m,立杆底部应设置木型板及底座,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架体距墙或其他结构物边缘距离应小于0.5m,周围应设置栏杆。满堂脚手架中间设置通道时,通道处底层门架可不设纵横方向水平杆;但通道上部应每步设置水平加固杆,通道两侧门架应设斜撑加固杆;
(3)满堂脚手架四周及中间每隔四跨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立杆每增高2m增加一道水平支撑,每两步架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4)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可采用逐列逐排和逐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打随设剪刀撑、水平加固杆、抛撑(或缆风绳)和通道板等安全防护构建。架设高度超过10m时,上下层门架间应设置锁臂,外侧应设置抛撑或缆风绳与地面拉结牢固;
(5)搭设、拆除满堂脚手架时,施工操作层应铺设脚手板,工人应系安全带;
(6)门架式满堂脚手架结构、构造设计,应根据荷载、支撑高度、使用面积等来确定;架体基础、门架承载力应按部颂jgj128-2000规范规定进行要求和计算。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当超过200m时,一榀门架承载力设计值,应根据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进行修正:伸出长度为300mm时,应乘以修正系数0.90;超过300mm时,应乘以修正系数0.80。架体构造的设计,宜让立杆直接传递荷载。当荷载对称作用于门架横杆上时,门架的承载能力应乘以折减系数:当荷载作用于立杆与加强杆范围内时,应取0.9;当荷载对称作用在坚强杆顶部时,应取0.7;当荷载集中作用于横杆中间时,应去0.30;
(7)满堂承重脚手支架、高跨承重脚手排架等满堂脚手架因结构形式特殊,承重荷载较大,高度和跨度均超过普通满堂脚手架的范围时,实际是模板工程、网架工程的支撑系统,所以应视模板工程来要求,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支承架)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
满堂支架法:一种施工方法,采取按一定间隔,密布搭设,起支撑作用的脚手架的施工方法。目前常见于现浇桥梁施工及现浇楼板施工。满堂支架法施工是一种长期被采用的方法,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模板支架。支架法施工是在桥位处搭设支架,在支架上浇筑桥体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模板及支架。支架法施工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大型吊装设备,其缺点是施工用的支架模板消耗量大、工期长,对山区桥梁及高墩有很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