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指捆扎;亦指编织时敲打使牢固。
捆【kǔn】
【解释】
【动】 (形声。从手,困声。本义:叩击使牢)
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孟子·滕文公》。赵歧注:“织屦欲使坚,故叩之也。”
用绳、链或带子系、拴、扎紧。
【例句】贾蓉忍不得便骂了几句,叫人捆起来。——《红楼梦》
又如:捆风(扯谎说瞎话);捆身子(内衣);捆行李;捆谷草;捆住手脚;把书捆起来
【量】
捆扎在一起的东西,以便携带和搬运。如:一捆柴禾
【词语】
捆绑 【kǔnbǎng】:用绳索等捆;绑
【造句】:一个中年妇女被巧妙地捆绑起来了
捆缚 【kǔnfù】:“用绳索等捆;绑"之意。捆扎 。
【造句】:一个中年妇女被巧妙地捆缚起来了。
捆扎【kǔnzhā 】捆在一起;束扎
【造句】:捆住手脚 比喻过分的束缚
捆住手脚【kǔnzhù shǒujiǎo】:比喻过分的束缚
【造句】: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许做,我们都捆住手脚,生产怎么搞得好呢?
绳捆索绑【kǔn fān】:用绳索捆绑
【造句】:国民党政府扩军的一种办法,是派军警四处捉拿人民去当兵,捉来的兵用绳捆索绑,形同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