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三角出现了几次事故

2025-03-25 06:20:3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大西洋有一片海域是以恐怖著称的——那就是让进入者消失的百慕大三角区。首先,任何地图上也找不到它,它只是人们想像中由百慕大、佛罗里达、波多黎各(接近北美洲)三条海岸线合围的区域。这个恐怖的大西洋海区有1035996平方公里。
  很多神秘的事件已经被记录下来。一些经过百慕大三角的船员和飞行员抱怨,电力系统曾停止工作,尽管天气晴朗,但是在略呈绿色的云层里发出夺目的闪光。
  克瑞司特佛·哥伦布是记录一切不寻常的偶发事件的第一人。哥伦布第一次航海,正在风平浪静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火柱呼啸着从天而降!船上的指南针突然转到相反的方向!
  1929年,一艘叫做卡罗A-迪瑞号的船平稳地驶进位于北美的北卡罗来纳港。可是当码头工人爬上船,没发现一个人影!一锅满满的、热气腾腾的饭煮在瞭望台的火炉上!
  1945年12月,有一宗称为“飞行19号”的意外事故。那是海军五架轰炸机消失在百慕大那场事故的代号。当天,飞机起飞执行例行的巡逻使命,一个小时之后,其中一个飞行员报告出事了,听到过几次信号,之后……一切归于沉寂!
1945年12月5日下午两点,美国空军第19飞行队队长泰勒上尉和14名飞行员驾驶的5架复仇式鱼雷轰炸机从佛罗里达州的劳德代尔堡机场起飞,去执行一项飞行训练任务。他们的任务是飞一个三角形航程,既定航线是从佛罗里达半岛向东飞越大西洋抵达巴哈马群岛上空,然后折回劳德代尔堡,全程约300英里,飞机上携带的汽油足够飞行6个小时。在下午4点,基地接到了泰勒发来的信号,说飞机偏离航向,方位仪出了故障。这时飞机已到达了巴哈马群岛的上空,但是并未按原定的向南、向西折回,而是继续向北、向东飞行,离开大陆越来越远,向大西洋深海飞去。基地收到的最后一次通讯是7点以后。不久,泰勒上尉和14名飞行员以及5架飞机消失在茫茫大海上。
  由于第19飞行中队的失踪以及以后发生的一系列船只、飞机失踪事件,人们便把美国东南沿海的西太平洋上,北起百慕大,延伸到佛罗里达州南部的迈阿密,然后通过巴哈马群岛,穿过波多黎各,到西经40度附近的圣胡安,再折回百慕大,形成一个三角地区,称为百慕大三角区或“魔鬼三角”。近几十年来,许多关于百慕大的科幻小说的出版给这一地区涂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色彩,也引起了人们对它的极大兴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飞机、船只的神秘失踪?真的存在“魔鬼三角”吗?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至今不息。
百慕大又有新说法
  对于船只、飞机在百慕大地区神秘失踪现象,全世界的科学家进行了各种诠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不断有新的说法问世。据美国媒体8月5日报道说,美国密西西比州大学物理学家布鲁斯·迪那多却认为,“百慕大地区”的船只失踪原因很可能只是海底沼气突然爆发产生的大量气泡所致。
  布鲁斯·迪那多认为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一条古老法则完全可以解释百慕大现象。阿基米德曾经称,如果一个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那么水的密度必须大于这个物体的平均密度。但是,水中气泡却能使水的密度降低,从而使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没。
  布鲁斯·迪那多认为,在百慕大三角地区冰冷的海床底下藏有大量的甲烷结晶,当海床变暖或发生海底地震时,这些沼气结晶就会被震翻出来,迅速气化释放出水面,这些巨大的沼气泡沫可以使周遭海水的密度降低,失去原有的浮力,如果此时正好有船只经过,就会因为浮力不足而像石头一样沉入海底。
  为了验证他的观点,上个礼拜,迪那多特地请来好莱坞特技大师菲尔·贝克帮忙。迪那多称,百慕大地区产生的沼气泡沫可能达数英里之宽,这样大范围的气泡喷发足以弄沉一艘长达数百英尺的货船,但他们并不需要模拟那样“惊人”的场面,工作人员只需制造出60多米范围的气泡就行了,而他们将要沉没的,是一艘长达23英尺的游船。实验人员在经过5次排放压缩空气、模拟海底气泡爆发后,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那艘游艇果然在一片气泡中沉下了水底!
  据报道,这是科学家和特技大师首次在大海上使用真船进行“模拟百慕大实验”。然而,海底沼气理论也许可以解释百慕大地区的沉船之谜,但是否能够解释复杂得多的飞机失事原因,现在还不得而知。
  “百”家争鸣
  布鲁斯·迪那多又讲道理、又做实验,让他的沼气说很有了一些说服力,虽然还只是一种假设,但可以看出他还是在这上面花费了不少心思。事实上,在他之前的科学家们早已不允许百慕大三角之谜的存在,他们运用自己已知的各种知识,去解释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种种怪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磁场说。在百慕大三角出现的各种奇异事件中,罗盘失灵是最常发生的。这使人把它和地磁异常联系在一起。人们还注意到在百慕大三角海域失事的时间多在阴历月初和月中,这是月球对地球潮汐作用最强的时候。地球的磁场有两个磁极,即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但它们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地磁异常容易造成罗盘失误而使机船迷航。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百慕大三角海域的海底有巨大的磁场,它能造成罗盘和仪表失灵。
  黑洞说。针对百慕大三角的机船失踪事件,美国的韦勒提出了“黑洞理论”。他认为太空中有一些质量很大的天体,由于内部存在强大的引力,天长日久就变成一种新的、体积很小但密度很大的天体。任何物质,包括光线,只要在它旁边都会被吸进去。它不向外释放任何物质,人们无法发现它。百慕大海区有一颗1500年前坠落的陨星,犹如黑洞,船和飞机受其影响,未及报告就撞入海中。
  次声说。原苏联舒列伊金提出“海上次声波震动论”称,由于地震活动和海水的旋涡运动,百慕大海区存在着危害人身安全的次声波。失踪的飞行员和船员都是次声波的牺牲品。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荡。人所能听到的声音之所以有低浑、尖脆之分,这是由于物体不同的振荡频率所致。频率低于20次/秒的声音是人的耳朵听不见的次声。次声虽听不见,却有极强的破坏力。百慕大海域地形的复杂性,加剧了次声的产生及其强度。波多黎各海岸附近的海底火山爆发、海浪和海温的波动与变化都是产生次声的原因。
  水桥说。据认为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有一股不同于海面潮水涌动流向的潜流。因为,有人在太平洋东南部的圣大杜岛沿海,发现了在百慕大失踪船只的残骸。当然只有这股潜流才能把这船的残骸推到圣大杜岛来,当上下两股潮流发生冲突时,就是海难产生的时候。而海难发生之后,那些船的残骸又被那股潜流拖到远处,这就是为什么在失事现场找不到失事船只的原因了。
  晴空湍流说。晴空湍流是一种极特殊的风。这种风产生于高空,当风速达到一定强度时,便会产生风向的角度改变的现象。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速方向改变,常常又伴随着次声的出现,这又称“气穴”。
  航行的飞机碰上它便会激烈震颤。当然严重的时候,飞机就会被它撕得粉碎。
  还有一种解释是“高压油气说”,它是加拿大的唐纳德·戴维森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百慕大海区的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水下天然气大量释放出来,使空气中含氧量大为减少,飞机的发动机因缺氧而熄灭。从机尾排气管排出的灼热废气,引燃了四周不断喷涌出来的天然气,随即将坠落的飞机焚烧得一干二净。
  除了上述解释,还有诸如“平行宇宙”、“第二重力”、“四维空间”、“时空收缩论”等许多说法。可惜的是,这些仅仅是假说而已,而且,每一种假说只能解释某种现象,而无法彻底解开百幕大之谜

回答2:

  从1880到1976年间,有数以百计的船只和飞机失事,数以千计的人在此丧生。约有158次失踪事件,其中大多是发生在1949年以来的30年间,发生失踪97次,至少有2000人在此丧生或失踪。这些奇怪神秘的失踪事件,主要是在西大西洋的一片叫“马尾藻海”地区,为北纬20°-40°、西经35°-75°之间的宽广水域。这儿是世界著名的墨西哥暖流以每昼夜120-190千米,且多漩涡、台风和龙卷风。不仅如此,这儿海深达4000-5000米,有波多黎各海沟,深7000米以上,最深达9218米。
  百慕大是世界闻名的一个地方,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正东约600公里的海上。百慕大是十三个英国海外领土之一。百慕大三角 (Burmuda Triangle)的具体地理位置是指位于大西洋上的百慕大群岛、迈阿密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和圣胡安 (波多黎各岛)这三点连线形成的三角地带,面积达40万平方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