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从声调,调值,生母,韵母四方面区分

2025-03-29 19:27: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语音方面:太原话为晋语区的代表方言,有入声,平声不分阴阳,老派中文白异读现象较多,古全浊声母字今白读不论平仄全不送气,有较多的连读变调现象,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官话方言有较大不同,反倒与南方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 声母目前太原话有声母21个(包含零声母)。韵母太原话有基本韵母36个。[编辑] 声调单字声调太原话与并州片其他地区方言一样,有平声11,上声53,去声45,阴入2以及阳入54等5个单字声调,古上声全浊今归为去声,古上声全清及次浊仍读上声,古入声全清及次浊今归为阴入,古入声全浊归为阳入。近年来阳入调有并入阴入调的趋势,且入声字有按照普通话归派入其他声调的趋势。太原话在连续变调时产生一个新的声调:阴阳入45。太原话的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声调115345254例字工人走是告具七十连续变调太原话有较复杂的连读变调规律:平声 + 平声:叠字:11+35(平声+上声) 例:星星→星姓,箱箱→箱象平声 + 平声:非叠字:原调 例:歌词上声 + 上声:叠字:53+11(上声+平声) 例:婶婶→婶申,小小→小消上声 + 上声:非叠字:11+53(平声+上声) 例:表演→标演,有瘾→优瘾上声 + 阳入:11+54(平声+阳入) 例:去声 + 去声:叠字:35+53(去声+上声) 去声 + 去声:非叠字:11+35(平声+去声) 阴入 + 平声:54+11(阳入+平声) 阴入 + 上声:35+53(阴阳入+上声) 阴入 + 阴入:叠字:21+35(阴入+阴阳入) 阴入 + 阴入:非叠字:(偏正、动宾)54+21(阳入+阴入) 阴入 + 阳入:35+54(阴阳入+阳入) 阳入 + 上声:35+53(阴阳入+上声) 阳入 + 阳入:叠字:54+21(阳入+阴入) 阳入 + 阳入:非叠字:35+54(阴阳入+阳入)词汇:(多使用正字) 模样——眉数 念mí sǔ / 毬视(视不卷舌)   那——外 那儿——va儿   欺骗 /糊弄——日(发音介于“日”和“热”之间)捣   冲,去——泼 例如,你泼死的哪去来?(你去哪里了,带有不快之意)/ 泼上去(冲上去)   棱 / 长的突起——圪棱子、圪棱棱   思考——思谋(发音介于“谋”和“目”之间)   羡慕,嫉妒——眼气 喜欢——待见 不错——不赖   小伙子——后生 马上——立马   聊天——谝(音为piǎn,但太原话念piē)   老练——油 可爱—可亲了   没本事——不毬行   非常好——好的不行行(形容词+的不行行,包括好,好吃,干净,讨厌。大部分为褒义词)   不好——不咋地(地读dì) 脏——日哩八脏   窝囊——窝鸡八囊 没出息——么出烂息/么出倒息   穿着打扮得整洁好看/办事利落——精干 看起来机灵的/打扮干净的——光明(明读mí)俊眼儿   爱占别人便宜/没骨气——么油烂水 酸(人或味道)——酸泼烂气   吝啬——毬毛鬼胎 讨人喜欢的——吸人   弯弯曲曲——圪遛拐弯   水分大——水不叽叽的   胖胖的——肉个妞妞的   是吗?——是了?(先二声,后二声)   行,可以——行唠,行唠哇(va)   开完笑了吧?——谝(piē)了哇?   怎么啦?——咋啦?(或者“咋地啦?”)   有成就——起三   指代某人——念“niā ”, 例 如,niā小方......   那人——外货 / 那 ( nè )货   指某人不大好相处/沟通,或者性格跟大家不太一样 , 比较怪异(微贬)——圪liào   多管闲事 讨好别人 谄媚——寡了真(或者一个“寡”字)   讨厌的/惹人烦的/对人不利的/不吉利的(人)——真丧了 丧货(丧读一声)/扫把星 语音句式   你去哪了?——你到哪个来?   怎么了?——咋拉?/咋地咧?   那就算了。——外就算老哇.   做什么呢?——闹甚咧?/干横了?   去掉吧。——闹唠哇。/去老挖.   我们去做……吧。——咱们干……走哇. 词语重叠式的类型1 名词的重叠式   1.1 AA式   刀刀 碟碟 头头   AA式有“小称”的意思,如“刀刀”指小刀子,“碟碟”指小碟子。还有专指的意思,如“头头”专指头目。   1.2 ABB式   笑窝窝 酒盅盅 洋码码   ABB式也有小称和专指的意思,如“酒盅盅”指小酒杯,“洋码码”专指阿拉伯数字。   1.3 AAB式   金金纸 悠悠伞   AAB式有专指的意思,如“金金纸”专指锡箔纸,“悠悠伞”专指蒲公英。   1.4 AABB式   瓶瓶罐罐 虫虫牛牛   AABB式总称某类事物,如“瓶瓶罐罐”是器皿的总称,“虫虫牛牛”是昆虫的总称。   1.5 ABBC式   路边边起(路边) 肉泡泡眼(鼓眼泡) 单皮皮眼(单眼皮) 2 动词的重叠式   2.1 AA式   淋淋 盖盖   动词可以通过AA式转化成名词,如“淋淋”是漏斗,“盖盖”是盖子。   2.2 ABAB式   圪坐圪坐 圪转圪转   “圪A圪A”式表示动作短暂,如“圪坐圪坐”表示稍微坐一坐,“圪转圪转”表示稍微转一转。 3 形容词重叠   3.1 AA式   红红 尖尖   形容词也可以通过AA式转化成名词,如“红红”是胭脂,“尖尖”是尖儿。   3.2 AA底的   高高底的 长长底的   3.3 ABB式   黑铁铁(面色阴暗无生气) 黑踏踏(光线极暗且无声)   肉墩墩(形容人身材矮胖而结实) 肥踏踏(食用肉肥得使人满意)   3.4 AABB式   皮皮撮撮(形容碎屑) 毛毛泛泛(形容纺织物磨损)   扰扰闹闹(形容纷乱) 悄悄秘秘(形容悄悄的)   3.5 ABAC式   猴手猴脚(做事看上去麻利,但粗心马虎) 忽提忽撩(形容人举止轻浮) 不吭不哈(形容人不爱说话) 圪地圪弯(非常弯曲) 4 量词重叠   4.1 AA式   丝丝(用于像丝一样极细的东西) 抓抓(用于一手抓起的数量)   钵钵 枝枝(用于带枝子的花朵)   4.2 ABAB式   会儿会儿(表示动作或事情经过的时间很短) 5 象声词重叠   5.1 AA式   嘀嘀 呱呱 嘎嘎 咔咔(象带掌鞋跟踏地的声音)   5.2 ABAC式   兀里兀啦(说话的声音)